•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印尼华裔廖彩珍:愿做中印尼文化的传播者(组图)

2014年07月31日 09:46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廖彩珍接受中国新闻社“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记者团采访。 刘可耕 摄
    廖彩珍接受中国新闻社“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记者团采访。 刘可耕 摄
    廖彩珍(左一)接受中国新闻社“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记者团采访。 刘可耕 摄
华裔施柏松、廖彩珍夫妇在其巴厘岛美乐兹滨海度假村合影。 刘可耕 摄

  中国侨网巴厘岛7月31日电 在世界旅游胜地巴厘岛登帕萨努沙都阿五星级酒店专区,有座由华裔施柏松、廖彩珍夫妇开办的努沙都阿剧院。该剧院因每周四次上演反映印尼各民族风情舞蹈剧《天谭》而闻名遐迩。

  廖彩珍是泗水新中三语学校、泗水新中校友基金会创办人,印尼书法家协会董事、辅导委员,印尼书艺协会荣誉主席,泗水交响乐团辅导团主席等职务,她在推动中印尼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廖彩珍日前在其巴厘岛美乐兹滨海度假村接受中国新闻社组织的“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记者团专访时表示,希望通过歌剧院的舞蹈,把巴厘岛独特的传统人文文化内涵以及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用艺术形式不断向全世界的游客传播,带动印尼旅游业的同时,加深中国及世界对印尼的印象和了解。

  以下是此次中新社中新网专访廖彩珍的全文:

  记者:在印尼,有许多乡亲早年漂洋过海来到这里,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应该来说华人要融入一个陌生的国家有很多的艰辛。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早年华人在印尼打拼期间,您所了解的给您带来最大感触的故事。

  廖彩珍:不论是哪一时代,当时南来华人的文化基础是“落叶归根”,南洋只是侨居地。他们都一致地情归故里,有的定期汇款给家乡亲人济贫救困,达者衣锦还乡,造福桑梓。这一分故国情怀,是中华文化重要的一个板块。

  对侨居印尼的华侨,最困难最压抑最无奈的是在1958到1968年间,1958年乡镇华人学校被迫停办,随即十号法令迫使住在乡镇的华侨不能经商而没了生计,甚至被迫迁回中国。

  当时中国遭遇到3年的自然灾害,家乡地贫人瘦,家书不断,家书在实质上是汇款的代名词。我们侨居印尼的华人又要面临放弃中国国籍加入印尼籍的抉择,不久又是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家乡亲人因海外关系被批斗被迫害。1965年印尼政局突变,1966年华校华报华社被强势标封。印尼华人面临印中两国断绝外交的僵局,家乡亲人如断了线的风筝,“海外孤儿没了娘”,这应该是华人南迁印尼史上最焦虑不安、最恐慌又艰辛的年代。

  记者:作为世界华文文学家协会副理事长、印尼知名作家、泗水交响乐团辅导团主席和喜欢中华文化的您,哪些中华文化对您的影响较大?对你经商起到那些启迪作用?

  廖彩珍:我们时常以“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引以为荣,所以我认为文化的检阅是时空,文化的载体是大众。我们远在印尼,对中华文化的汲取,最中心最基础的部分来自各自的家庭、父母。这都体现在思维处事,行为举止,言谈和文字之中,是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累积下来的。这份感受,对我个人来说尤其至深。

  我的父母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为避战祸,求生计而南来印尼,在我很小的记忆中,就知道“上苑老农,耕读传家”这八个字,最起码让我们知道这是我们原在福建上苑祖父祖母家庭的一个理念。

  对我们的父辈来说,关于中华文化的记忆、民族的记忆,孔子排在第一。孔子让我们乐学博文,就是让我们勤读书。我在8、9岁学校放假时,父亲总让我们在清晨时分,诵读“昔时贤文”,当时我们可能不太懂其哲理,但我们都得在背诵,“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等。而那些鼓励读书的话语,如“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更是每天从父母口里朗朗上口。在初中上作文课时,信手拈来那些俗语,很得老师表扬,我也受鼓励,因此有了看书读书的习惯,潜移默化地向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天地山水,风云人家。优秀的、合时代意义的中华文化,言传身授是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传承。

  中国有很多古话,“待人以诚”、“执事以信”、“智圆行方”都是在我们经商或是为人行事不变的硬道理。我也把这些话语传给我的孩子,相信他会为此而受益。

  记者:世界名胜巴厘岛的文化与习俗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巴厘岛的历史上有过哪些传奇故事?

  廖彩珍:如果说文化需要语言来表达,那么闽南方言就像一颗颗珍珠撒落在南洋诸群岛上,包括“豆腐/tahu”,“肉丸/bakwan”,“米粉/mihun”,“房间/pangkeng”,“教人亭/klenteng”。还有皮影(wayangkulit)也有中国文化的色彩。在巴厘kitamani附近有个县城叫“Mengwi”,据说也是中国南来名将帮当地土王打败对手后,就以“猛威Mengwi”命名。

  另外,南来的中国商人之女江金花嫁给巴厘土王的故事也脍炙人口,江金花所住的乡村叫平安村(Pingan),完全是从中文“平安”直译下来,后人为了纪念她,还以她的名字盖了寺庙来纪念她,编写了印中民间友好往来的美好篇章。中国受印度文化影响,所以巴厘人也与华人一样,在祭祀时都拈香,膜拜。因为巴厘人有食猪肉,其中如烧烤猪肉,酱油烧猪肉等也类似我们华人的食法,可能是宗教文化的相近,早已形成华人与巴厘人通婚的习俗。中华文化与巴厘当地文化在生活的长河中交汇融合,细水长流,至到今天。

  记者:习近平主席去年访问印尼时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新丝绸之路,你认为这对于中印尼之间的经贸合作,人员往来互利共赢有什么作用?

  廖彩珍:印尼是群岛陆地大国、海洋大国,中国也是陆地大国、海洋大国,都拥有浩瀚海域。习主席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新丝绸之路”,是前瞻性的伟大构想,是中国着力于经济外交,特别对东盟国家,包括印尼的锐意进取,积极主动的表志,这也是大势所趋。

  我们明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今天,印中关系发展良好,中国也是东盟各国值得信任的好伙伴、好邻居。在中国和平发展政策的原则下,印尼与中国和东盟各国携手并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发海洋资源来发展经济,包括海洋渔业和渔业养殖,还有农业、矿业、旅游业等都是随即为中国与东盟诸国带来实质性的经济效益。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互信互利,共建友谊,大家一起在21世纪的新丝绸之路上远航。

  记者:建立21世纪新丝绸之路对你经营的酒店旅游业有利吗?你对两国旅游业的交流合作未来有什么期望?

  廖彩珍:今天还是将来,中国都会是印尼最大的旅游客源,很希望通过民间旅游的相互往来,加强了解和友谊,交流与合作,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引来更多更大的经贸空间、投资领域,一起发展,一同繁荣。

  记者:随着中国的强大,华社在印尼社会为争取自己的利益取得了些进步,你觉得应该如何保护在印尼的华人不再受歧视,如何来保证他们的各项权益?

  廖彩珍:印尼地幅辽阔富饶,民风朴实善良,不论是哪时代南来的商人,都能随遇而安,安居乐业。但中国人不论住多久,行多远,南洋还是印尼都是侨居地,他们的生活习俗,学校教育,都仍然以中国文化为中心,荣归故里是老一辈华人的最大心愿,中国长年的农耕社会,亲情,族情,地缘,血缘造就了中国人爱祖恋乡的文化情结,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心态,更是太多的挣扎和无奈。

  既是像我们在印尼土生土长的这一代,华文是我们的第一语言。当时我们的印尼文课,一星期才上四节课。父母的言传身授,整个社会的大环境,让当时年轻人在高中毕业后的第一选择是回到祖籍国中国怀抱,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列。第二选择是当老师,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第三选择才是帮父母看店做买卖,或在亲友店铺里打工。因为我们华人在种族,文化,宗教,经济上与印尼友族有很大的差异,再加上华人子弟都在华校读书长大,是故在一般上华人小孩长大后没有孩童时代友族朋友或玩伴,更没有友族同学,我们都在华人圈中成长的。这样的心路历程延续到1965年印尼政局突变,66年华校华社华俗完全禁锢而写下了句点。

  1998年的民主改革,华人不但在政治上完全认同于印尼,在文化上也渐渐融入当地社会。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印中两国的关系更是空前的良好,我们印尼华族在印尼的族群关系大有改善。我们应当珍惜这来自不易的时机,理性地思考怎样来保护我们的权益。

  中国构建的21世纪新丝绸之路是中国和平发展和延伸的大方向,而我们印尼是东盟大国,两国关系活力旺盛,我们印尼华族应该抓住时代的机遇,为印中两国的优势互补,务实合作牵线搭桥起积极的作用,带动印尼经济在各方面的发展。

  其次,华社群策群力,带领有抱负有志向的年轻精英,广建大众化三语学校,是百年大计,不仅培育三语人才,来应对时代的需求,也好认识与传承合时代意义的华族文化,推动优秀的华族文化从“私人领域”延伸到“公众领域”。语言通了,种族间文化的差异性缩小了。

  记者:习主席提出了中国梦,在印尼,我想每一位公民也有自己的梦想,您的印尼梦是什么?你会如何来实现你的梦想?

  廖彩珍:2000年来印尼中国的友好往来,加上对新世纪新海上丝绸之路的期待,我也与其他印尼华人一样,大梦无边。

  我梦,梦见我们印尼华族在为印尼打拼经济的同时,也是印尼民族文化及其中华族文化的传承者,而且也是中华文化共同的继承者,是印中两国民间的和平使者,文化使者,为我们印中两国的和平发展而努力,我们印尼华族成为印尼的骄傲。

  我梦,梦见大众化的三语学校遍地开花,中国委派大量的师资队伍来助阵,两国政府简化了手续,广大的印尼青年已赶上时代的列车,一并扫除了印尼华族80%华文盲的记录!又梦见华族精英们,尊重自身的华人文化,在自省中成长,在汲取中发展,印尼的华族文化就像一支美丽,热情,爱和平,重友谊的赤道之花盛开在21世纪的海上新丝绸之路的大花园里,与我们的千年中华文明一起美丽绽放。(完)

【编辑:王海波】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