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游分食旅游市场 英华人地陪“四面楚歌”

中国侨网8月23日电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8月初,《英中时报》编辑部收到了一位署名为“老张”的读者来信,信中提到中国导游与英国华人同行的“竞争”越发激烈,严重侵害了英国华人导游的利益。信中还称,具可靠渠道了解到,英国华人导游协会在8月6日,于邦德街摄政街一带开展示威游行以表反对和愤慨。而据记者对方了解到,这并不是第一次英国华人导游针国内导游来英“分食”行为发声,两方矛盾正趋向白热化。
有英国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游客到英国旅游观光的人次逐年增长。游客量的增长本应为英国华人地陪导游增加更多生意,然而事与愿违,据记者调查所知,他们的业务量却正在被中国国内导游“蚕食”。
据记者了解,通常在旅游接待过程中,组团社(即在客源地与游客签订合同,把他们组织在一起形成团队)从客户那里获得最详细的需求,把这个需求细化后,发送给地接社(旅游地负责接待、服务的旅行社)。随后地接社根据客人的需求,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组合资源,报价给组团社,且通常是一个整包的价格,这也是地接社的利润空间所在。
然而随着行业发展,这种商业模式似乎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要。
英国旅游地接市场“四面楚歌”
据中国旅游业协会的专家介绍,由于中国旅行社数量众多,竞争激烈,导致报价和利润一降再降,形成恶性循环。而对旅行社本身来说,只能从成本上下功夫。其中,取消雇佣当地导游,让领队兼任导游便是“节源”的表现之一。因此,不少中国旅行社停止雇佣英国当地的华人导游,直接让旅行团领队兼导游,身兼二职。
业内专家认为,英国华人导游与所谓“全兼地”导游,以及其背后组团社的纠纷,也反映了旅游行业大环境的变化。
欧美嘉旅游集团董事长陈明亮博士便认为,传统上组团社在业务中会对地接社会有一定“依赖”,但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各类信息(包括价格信息)越来越透明化,地接社拥有的“信息优势”已不复存在。
“现在有的组团社,甚至不需要地接社的任何服务,也可以把一个旅游团安排妥善。”陈博士说。
同样的情况也已在其他地方出现,很多地方的地接市场“四面楚歌”,众多传统旅行社也在面临巨大挑战。
领队兼导游合法工作需满足两点
针对日益严重的矛盾,今年四月中起,英国华人导游协会自发到旅游景点“执法”维权。另有8至10名导游到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和西敏寺大教堂等华人游客常去的名胜古迹门口,劝阻中国导游不要非法讲解,同时向中国游客介绍英国的法律规定,让游客明白:领队兼导游是违法行为。
针对中国来英国的华人领队是否有资格取代英国地陪导游一职,英国华人资深导游K在接受《英中时报》采访时表示,国内领队在英国兼职当导游这是不被允许的。他告诉记者:“这涉及到国内领队持什么类型的签证来英国。如果是和游客一样的旅游签,那么在签证上很明确地规定了签证持有者不能在英国工作。除了英国导游以外的外国导游都应该申请工作签证才能上岗。”至于拿商务签证来英国工作,K说道,申请商务签证来担任导游恐怕很难获批准。“而且我估计,那些从国内来英国领队兼导游的都拿的是旅游签证。”
英国旅游局战略与传媒总监Patricia Yates也对此发表声明称:“近日来,英国华人导游协会部分导游骚扰中国旅游团队领队及团队陪同,并指控其在英国涉嫌非法工作。英国旅游局对此事件深表关注及高度重视。关于该指控所指的中方领队在英国当地提供导游服务之合法性,我方现正式确认:任何中国旅游团队领队,只要持有有效英国商务访问签证,并且不在英国取得报酬,即被允许在英国作为领队从事为旅游团队导游的工作。具体来说,如果领队受雇于中国的旅行社,该领队在英国为旅游团队提供导游服务是正当合法的。同样,只要他们不在英国取得报酬,亦可在英国作为领队从事为旅游团队导游的工作。”
导游间利益争斗终致游客损失
而针对英国旅游局所说的“只要他们不在英国取得报酬,亦可在英国作为领队从事为旅游团队导游的工作”,另一位英国业内导游L告诉记者:“报酬取决于两方面。”据了解,在英国,导游从商家处拿回扣并不是普遍现象,只是部分情况。更主要地,报酬来源于游客的自费项目。何为自费项目?L解释说:“比如,旅行社本身计划中并没有某处景点,但途中,导游会推荐游客在行程计划外另加景点参观。在买票时,假设一张个人票20镑,那么团体票当然就更便宜,这时候,部分导游会抬高门票费用,甚至向游客收费一人70镑一张门票,其中的差额就是他的报酬收入。”
对此,欧美嘉旅游集团董事长陈明亮博士表示,这些地陪和所谓“全兼地”导游间的利益争斗,最终损害的消费者(游客)的利益。“羊毛还是会出在羊身上。”
陈博士向《英中时报》介绍称,正因如此,欧美嘉在操作过程中,均不会参与组建或接待“购物团”或类似性质的旅游团,也不允许导游强迫或鼓励游客购物。“这些行业中不健康的现象,最终也会导致旅行社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受损。”陈博士表示。
陈博士还透露说,之后欧美嘉还将对旗下旅游线路中的自费项目进一步严格规范,从公司制度层面尽力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业内:价格竞争需转向服务竞争
对于国内旅行社领队兼任导游一职,从国内来英国旅游的L同学表示:“如果国内的领队对英国景点很熟悉,介绍很到位,英语沟通没问题的话,对我而言,找国内领队兼任导游或是在英国本地找导游都能接受。”另一游客M女士则对本报记者表示:“国内导游显然不如生活在英国当地的导游熟悉这个国家,英国当地导游对英国社会的了解也肯定更深入。我觉得找英国当地导游更地道。”
英国旅游业资深人士在接受《英中时报》采访时也认为:“站在我的角度看,如果国内领队自身“过硬”,领队兼导游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尽管英国当地导游的业务正在被不断蚕食,但欧美嘉旅游集团董事长陈明亮博士仍然表示,作为旅游行业的从业者,与其对“全兼地”导游等现象如临大敌,夜不能寐,不如冷静思考下自家企业该如何转型,以适应市场需要的问题。
“实际上,我们作为以地接服务为主的旅游公司是受冲击程度最大的一方。”
但陈博士表示,组团社和合法工作的“全兼地”导游如果能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对于消费者来说不会是坏事,而是对地接社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场交易的公开透明化,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实际上有助于引导市场的健康发展。”他说。
“因此我们更该向前看。” 陈博士强调,“我们要审视自己能从哪些方面改进工作。”
“比如之后欧美嘉若开展前往美国的旅游业务,我们是否也能不依赖地接社,独立完成从报名、安排车辆、导游、住宿一直到结束散团这整个过程中的工作安排。”
“我和我的员工们都要想一想,旧的商业模式也许要不适用了。我们该做些什么?开拓哪些市场?增添哪些产品?这样我们才能适应行业的变化,保持自己的优势。” 陈博士强调说。(叶叶 谷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