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盘点澳大利亚华人圈五大人情债:帮代购费力不讨好(3)

2014年10月15日 15:08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人情债四:免费咨询师

  让一些留学生头疼的人情债则是一些朋友对澳洲市场,还有租房的咨询以及关于论文的一些参考和对考试题目的询问。

  留学生小张说,有一次国内的一个朋友打算做红酒生意,托她帮忙了解一下澳洲这边的情况。于是小张多番打电话了解,有时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去跑,到相关的英文网站找详细的资料并且翻译成中文。

  小张前前后后弄了两个多星期,最后把这些信息弄好之后发给朋友。结果后来朋友说了一句,比较麻烦还是不做了就没有下文,更加没有提交通费和电话费的事情。

  小张说,她的留学生活并不宽裕,平时也要打工赚钱,悉尼的交通费又比较贵,坐几次火车就要30、40元,老是这样搭上时间和金钱,让人忍受不了。

  这种情况小张已经碰到好几次,有一次是国内的朋友想在网上做代购,托小张了解澳洲的保健品和进货渠道,这让她感到十分为难。

  小张说,并不是在澳洲生活就对那里的方方面面都会很了解,作为一名留学生,她自己本身对澳洲社会的了解就十分有限,就算打工,也是在超市和咖啡馆打工。但是国内的一些朋友不理解这些,就会认为你人在澳洲,帮忙了解一些事情都不肯,太不够朋友了。

  对于另一名留学生小刘来说,让她头疼的则是室友时不时就请她帮忙修改大学作业和论文。

  有一次室友将一篇1500字左右的英文论文给小刘,托小刘帮她改成750字左右的论文。让小刘感到不好拒绝的是大家同住一个屋檐下,也算是熟人,低头不见抬头见,小刘只好硬着头皮,搭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偶尔一次还好,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好几次,让小刘觉得不胜其烦。

  人情债五:翻译机器

  还有不少留学生反映的人情债则是,帮助国内的亲友进行翻译,各类翻译都有,从保健品的说明书、申请学校的材料到专业的医学、会计和法律等各方面的内容均有。

  在悉尼一所大学读研究生的留学生小王告诉记者,她就读的是会计专业,但是国内的亲戚朋友还有曾经的同事大多认为,既然在国外留学,英文肯定错不了,翻译也就是小菜一碟。于是时不时就发一些中文的东西请她帮忙翻译,让小王有苦难言。

  小王表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她都很愿意帮助,比如一些简单的内容,而且全都是从自己的学习打工时间里挤下来去翻译。

  但是,有一次小王的亲姑妈发了一份10多页密密麻麻的关于会计的中文文档给小王,让她翻译成英文。姑妈认为小王就是学这个专业的,就权当练习好了。

  而小王十分为难,因为涉及到许多术语,而且口头语和书面语也完全不同。硬着头皮翻译了两页,实在无法胜任,只好回绝了姑妈。

  小王说,还有亲戚发来病历请求帮忙翻译成英文,有朋友发来有关法律的文件请求帮忙翻译等等,还表示如果小王翻译不了,能否帮忙找其他当地人帮忙。

  小王说:“谁都知道隔行如隔山,即便都是用中文,不同领域之间的用语尚且十分讲究,何况还是不同语言之间。而且如果答应了别人的请求,那就要确保翻译的质量,这花去了很多自己学习的时间。关键是翻译是一门学问,和平时说话不一样,翻译不好误了别人的事情更糟糕。”

  像小王一样遇到类似事情的中国留学生不在少数。他们都认为,一些人认为出国留学或者工作的人,英语一定很好,认为能够把翻译这个事情做好,这实在是一个误区。希望国内的朋友能够理解留学生的处境,了解他们的难处。(陈其)

【责任编辑:刘郁菁】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