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新加坡华人发起创立王洛宾基金 促进新中音乐交流

2014年10月28日 11:17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网络照片)
(网络照片)

  中国侨网10月28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有感于中国民族音乐家王洛宾在音乐领域的贡献巨大,移民新加坡多年的旅游业者李良义正发起创立王洛宾基金——以在王洛宾的第二故乡建造塑像,加强人们对这位音乐大师的认识。

  王洛宾是上世纪中国最负盛名的音乐家之一,他大半生在中国的大西北生活和工作,最终也在新疆去世。

  新疆是中国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人民热情奔放、能歌善舞,因此流传许多动听悦耳的歌谣。

  促进新中音乐文化交流

  王洛宾上世纪中叶到新疆后,耳闻目濡,对这些歌谣改编,结果成就了近千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其中像《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汗》《在那遥远的地方》《康定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虹彩妹妹》《青春舞曲》等,更是经典之作,在国外一样广传,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王洛宾因此享有“西部歌王”的美誉。他在1996年病逝,享年83岁。

  经营旅游业的李良义(56岁)说,他每次带领团队到新疆旅游时,总会听到儿时就熟悉的这些歌曲,感觉特别亲切愉快,更增加他对王洛宾的敬仰之情。

  李良义经营华运旅行社,过去20多年,经常自己带队到大西北各地,至今已到过丝绸之路270多次,对丝路上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都有特殊的感情,对新疆民歌尤然。

  他说:“20多年前我移居到新加坡后,发现东南亚华人对王洛宾的歌曲一样耳熟能详,可见音乐不分国界,也能促进人们的情感交流。”

  他因此萌生念头,希望做些什么来表达对王洛宾的敬意。牵头发起王洛宾塑像基金,修建王洛宾一个崭新塑像,就成了他的一个想法。通过筹募基金,也可以促进新中两国的音乐文化交流。

  有望成为国际基金

  今年9月下旬,李良义在带领一个由旅游业者和媒体组成的丝路考察团途经乌鲁木齐的达坂城时,正式发起这项基金。这个考察团的成员来自亚太地区,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李良义的倡议,当场获得团员的支持和认可,有望成为一个国际基金。

  达坂城是古丝路的一个重镇,距离新疆首府乌鲁木齐80公里,王洛宾编曲的《达坂城的姑娘》,更是唱红了这个小镇,让达坂城远近闻名。

  李良义说,如果塑像就立在达坂城,意义更大,他因此将与当地的部门商讨细节。

  李良义在仪式上即席捐献1万元人民币(新币约2000元)作为基础基金,团中的新加坡音乐人张泛和中国台湾一家旅行社总裁白中仁,也各自捐出1000元和2000元。

  在新加坡极力推动新谣的张泛表示,他更希望看到这个基金,能够培养年轻人对音乐的爱好,甚至激发他们创作的热忱,开创有丝路风格的音乐作品。

  在场见证捐款仪式的有达坂城区副区长周勇和乌鲁木齐市旅游局副局长何殊鹏等人。

  何殊鹏对海外华人愿意发起这项纪念基金的倡议,表示感激和感动。他说,王洛宾在中国音乐领域的成就斐然,现在由海外华人牵头创立这项基金,要让王洛宾名声远扬,让更多人认识王洛宾,了解新疆,意义深长。他欢迎海外华人到达坂城举行与王洛宾相关的活动,例如王洛宾乐曲欣赏会、音乐会等等,在这方面,乌鲁木齐市旅游局愿意全力协助和配合。(余经仁)

【责任编辑:刘郁菁】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