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华人刘楠楠的手工银器世界:幸福不过女匠人(3)

西方“私人定制”渐渐影响中国
目前,刘楠楠主要接一些私人的首饰订单,另外也有一些来自在展览中看过她作品的客户,按他们的要求做一些作品。如今她已有了一群固定的老客户了。
比如有位北欧老太太,在周游世界的同时,会将自己从世界各地带来的珍贵宝石交给不同的艺术家设计和创作,之后收藏该作品。这样,她的收藏既有艺术家们的个人风格,又凸显了她的收藏品位。老太太将自己的这些收藏品出版成书,刘楠楠的多件作品也收录其中,包括为稀有的白色蜜蜡订制的贵金属项链。
“这有点类似于国内热门的‘私人定制’。”刘楠楠介绍说。因此,她也尽量参加英国业界最高水平的Goldsmiths’ Fair,得到更多亮相的机会,让大家记住她的作品和风格。
在刘楠楠看来,有很多西方人购买当代金银器艺术品纯粹出于收藏目的,这也是作为银匠的她,客户以西方人为主的原因。“中国人感兴趣和购买的,较多是有实用价值的贵金属和镶嵌宝石的首饰,对于银器艺术品较为陌生,不过这几年改变很快”。
“第一年参加Goldsmiths Fair 展览时,来的中国人不多,而且大多随便瞧瞧就走了。第二年就有一个从事银行业的女士来买我的东西。第三年就有女生不光看我的首饰,还看了我的银器。”刘楠楠说,在短短四年中,很多中国人的眼光都有所变化。“有了更多了解之后,他们才会购买,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因此她断言,用不着十年,只需要五年时间,就会有更多的中国人趋向“私人定制”的潮流。(杨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