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纽约市一华裔聚集区拟转为长期收容所 引居民抗议

2014年11月15日 11:17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近百华人听证会抗议。(美国《星岛日报》)
近百华人听证会抗议。(美国《星岛日报》)

  中国侨网11月15日电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纽约市无家者服务局拟于今年12月将艾姆赫斯特泛美中途屋转为长期收容所,近百艾姆赫斯特居民、小区团体于13日公听会上,要求当局搁置该份总值4200万元的新合约。部分参与听证的民众矛头指向承包商撒玛利恩村(Samaritan Village),质疑其曾涉不当申报公费,此次进驻小区后又未与当地居民充分沟通,担心一次性审批长达5年合约后,居民将无法妥善监督承包商工作。

  纽约市无家者服务局、市长办公室合约服务部13日就辖下三项外判合约进行公听,其中即将于下月期满的艾姆赫斯特泛美流浪家庭临时收容所,将于12月6日延长5年合同至2019年,外加4年选择性续约期,总共为期9年。泛美收容所目前由非牟利团体撒玛利恩村经营,及至8月份小区咨询委员会会议数据显示,收容所入住人数达676人,是纽约市最大收容所之一。

  部分居民质疑承包商可靠性

  13日,居民黄友兴对承包商提出质疑,其向当局呈交今年一项州主计长狄纳珀力(Thomas P. DiNapoli)审计报告中,曾出现“可疑的”不当申报近100万花费,建议当局加强监管。他指出,这次撒玛利恩村提出的合约,缺乏营运计划、收容所负责人员名单等细节。承包商应呈交详细的提案,经过公众咨询后,才推进合约。

  艾姆赫斯特联盟Linda Wong表示,在泛美收容所附近发现堆积大批垃圾。根据现行条例,所有垃圾需置放导有盖垃圾箱内,但负责营运的撒玛利恩村却未符合标准,“这不是小区想要的”。她认为,收容所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给他们一个家,平价屋才是正确的方法”。

  另一华人居民Ray Wong则忧虑一次性批出9年合约,时间过长。“承包商拥有太多的控制权,令他们缺乏动力遵守合约内容”。

  拟向市主计长办请愿

  13日近三小时的公听会中,近百名艾姆赫斯特民众参与,超过二十名市民轮流发言。当中包括第4小区委员会、第24小区教育委员会、新城公民协会、COMET及皇后村共和党俱乐部等代表。有与会者向前往听证的撒玛利恩村代表呛声,现场一度气氛紧张。

  华人居民发言时,不少与会者高举“市长忽视移民”的中文标语表达不满。于1996年迁入艾姆赫斯特小区的施先生表示,自7月后小区内有许多陌生人流连,母亲都不敢回家,后来直接丢空老家,搬到木巷大道。“如果我们都不觉得安全,住在收容所中的妇女、孩子就更不觉得了”。

  部分艾姆赫斯特居民认为临时收容所多落在低收入、少数族裔小区。住在艾姆赫斯特18年的林文姬表示,超过千人示威、民选代表办公室接获的大量投诉电话中,“但亚裔的声音未被听见”。

  艾姆赫斯特联盟、第4小区委员会委员朱亚薇表示,小区委员会于12日才收到相关文件,时间仓促,纽约市企图以外判合同形式,绕过公共咨询设立收容所。13日听证是小区首次行动,未来将考虑收集联署要求市主计长办公室搁置签署合同,但也不排除仿效艾斯托利亚(Astoria)小区做法,诉诸法律行动。 市无家者服务局代表Calvin Pitter于会后拒绝就居民提问做出响应,但表示已详细纪录13日的听证内容,具体行动将会就此跟进。(陈润芝)

【责任编辑:刘郁菁】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