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华裔新人警察枪击非裔 引发警察拔枪守则大讨论
中国侨网11月27日电 据美国《星岛日报》援引《纽约时报》报道,自从20日在布鲁克林东纽约地区宾克(Louis Pink House)政府楼内,发生华裔新警梁彼得(Peter Liang,音译)开枪打死28岁的无辜非裔男子柯里(Akai Gurley)后,外界开始对拔枪戒备的情况表示关注。
虽然有部分纽约市警员数十年来拔枪的次数五指可数,但对于负责巡逻市内334个政府楼的数千警员来说,即使没有任何威胁,拔枪戒备也是个常规做法。
对于进行“垂直巡逻”(即在5区内犯罪率最高的大厦从顶层一直沿楼梯巡逻)的警员来说,拔枪戒备可说是他们的第二天性,而且获得上司允许。
但是,纽约市警务处长布莱顿表示,警员可以自行裁量决定是否拔枪,而且当局也没有任何“明确禁止”。他承认,对于房屋部门的警员来说,他们也有充分理由。他说:“每一次他们打开天台门时,都有可能会遇上危险。”
尽管全市范围内整体罪案持续下跌,凶杀案和抢劫案分别减少6%和14%,但在政府楼内,罪案率不跌反升,令居民及地区领袖要求警方加强行动。
在今次发生华警开枪事件的宾克政府楼,一直有出现帮派暴力问题,今年至今有2人被枪杀,而响枪个案也见上升。事实上,就在事件发生前一周的11月15日,在邻近大楼的大堂已发生枪击案。
但是,在2002年退休的前警察学堂指挥官亨利说,如果警员太常拔枪的话,也会有其他危险,例如警员会失控开枪、被抢去佩枪,或者不必要地升级到致命武力,这时就会酿成悲剧。
根据洛杉矶警务处的拔枪政策指出,对于平民来说,看见警员准备开枪,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焦虑”,尤其是在非紧急的情况之下。有负责调查纽约市警察滥用职权的独立机构每年也接到数百宗投诉,指被警员以枪指向而受惊。
退休警察中尉及目前在新泽西州乔治亚法院大学任教的劳登说,这一切都要依靠经验。他说,决定是否拔枪,只能是个人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