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美华裔教授著书描述舌尖上的中国城 解读中餐文化

2014年12月03日 14:08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在洛杉矶市区内的一家中餐馆,拉丁裔大厨与华裔大厨并排烹炒中国菜,这家餐馆是洛杉矶为数不多的能烹制杂碎与芙蓉蛋的中餐馆。(美国《侨报》/邱晨 摄)
    在洛杉矶市区内的一家中餐馆,拉丁裔大厨与华裔大厨并排烹炒中国菜,这家餐馆是洛杉矶为数不多的能烹制杂碎与芙蓉蛋的中餐馆。(美国《侨报》/邱晨 摄)

  中国侨网12月3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全美中餐馆超过4万家,是各地中国城的支柱产业,可以前学界却很少有人对中餐与美国社会的关系做过专门研究。尔湾加大教授陈勇填补了这项学术空白,出版了一部阐述中餐与中国城的关系。

  “中餐与中国城是相互依存的,可以说没有中餐就没有中国城,而没有中国城也就没有中餐。”陈勇1日受访时说。他的新作《美国杂碎:美国中餐的故事》(Chop Suey,USA:The Story of Chinese Food in America)辟出重要章节阐释了中餐与中国城的关系。

  陈勇认为,1850年至1890年是早期华裔先民在美国开创家园的阶段,那时华人受歧视,华人的饭菜更是让人瞧不起。可当时在那些分散在各地农业区的中国城中,家乡的食物却抚慰了早期华人的思乡之苦,而且当时的中餐馆也为华人的社会活动提供了空间。

  早年因选择职业受限,华人多以洗衣业或中餐馆为业。当时中国城中的中餐馆大多是独立经营的家庭小企业,而杂碎、芙蓉蛋、宫保鸡丁、酸甜牛肉等菜肴则被认为是早期中餐的招牌菜。

  直到20世纪初,世界各地的移民涌入美国,逐渐成为全美中产阶级的主体。由于经济稳定,他们喜欢出外就餐,而中国菜价廉物美,正好符合这一群体的需求。于是,中餐便逐步走出了中国城,同时也成为华裔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此时,在文化层面上,中餐馆更成为华裔与主流社会对话的平台。

  后来,为了新移民的需要,纯正的川菜、湘菜、粤菜才得以在全美各大城市中的中国城落地并普及开来。

  今天,在那些分布于全美各地的“隐形中国城”中,即在那些华裔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相当比例、可城市中又没有明显华裔聚居区建筑特色的城市中,中餐仍是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不仅如此,在这些被陈勇称之为“后现代中国城”中,中餐已变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即那些“隐形中国城”的居民们所能看到的旧中国城的痕迹。

  在全美许多大城市的中国城中,烹制杂碎、芙蓉蛋之类早期华人制作的中国菜的中餐馆已越来越少。然而,另外一些中餐馆发明的食品及餐饮习惯,如幸运饼干(fortune cookie)、餐馆外卖、开放式厨房与圣诞夜到餐馆就餐等却早已融入了美国多元文化之中。(邱晨)

【责任编辑:刘郁菁】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