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游学”走热:“游学”别以“游”代“学”
高考结束后,带着孩子出国“游学”成了家长之间的时髦话题。无论是欧美国家,还是日本、澳大利亚,只要有世界名校的地方都是家长们暑期游的热门候选。
有能力带着孩子到发达国家、到世界名校去感受不同的文化,本是人们生活和知识水准提高的表现。但实际上,大多数家长在所谓“游学”的行程当中,“学”的比重少得可怜,有些甚至仅仅是到名校来个“一日游”匆匆了事,比“购物”环节的时间都短。也不乏有家长直接从旅行社报个出境游产品,带着孩子吃吃“外国饭”、看看“外国人”,就当成“游学”了。
其实,所谓“游学”过程中,“游”仅仅是载体,“学”才是真正的目的。但很多家长至今仍把“游学”当中的“学”当成买东西时的赠品一样,希望能够“顺便”、“捎带脚儿”、“抽空”来完成,希望能够以“游”代“学”。如此一来,不但“学”而不成,“游”也会不痛快,还不如干脆放下“学”的包袱,痛痛快快地当一名观光客,去消费,去享受,也不失为一种考试后放松的良方。但如果真想出国去“游学”,至少应该在行程安排和心态方面都有所准备。通过在游玩中与外国老师、同龄人的交流,提升语言能力、沟通能力,通过游览博物馆和文明古迹,了解世界历史和当地文化背景,通过试听名校的课程,来体验不同的教育方式,这才是真正的“游学”。(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