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联邦大选华裔参选人寇鸿久:拼经济 为移民发声

中国侨网9月9日电 据加拿大《世界日报》报道,移民加拿大时,寇鸿久已过而立之年。在中国大学物理系毕业的他,来加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选择:回校读书,凭借坚韧的毅力,攻克语言关,顺利在卑诗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进入财税行业,之后并取得注册会计师牌照,做到成功转型。如今他又踏上新的征途,成为联邦自由党温哥华京士威选区候选人,誓愿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毕业后不久,寇鸿久在本地一间犹太人公司找到一份职位。他说:“在这家公司的三、四年时间,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训练。他们教会我任何事都要认真去做,要脚踏实地,争取将每件事做到最好,思考问题时要站在不同角度,尤其要学会站在别人角度考量。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成为我之后的生活、工作的态度和原则。”
专长税务 主张发展基建
问及选择走上参政道路的原因,寇鸿久表示,自己一直从事经济和税务相关工作,常受媒体邀请做经济评论并撰写经济专文,增强了对加拿大社会经济层面的了解。而在谈及宏观经济时,自然也涉及加国的经济政策,他因此大量研究加拿大政治和社会,并观察国际局势,以便更好做出预测和分析,为他选择从政奠定一定基础。
“我希望能够将自己的专长贡献出来,为加拿大经济发展出一份力。”他补充,2011年开始,他每年受邀参加联邦政府举行的经济圆桌会议,在会上听到不少好的政策建议,但很可惜,许多建议无法被采纳,令他下定决心,要将声音传达地更远、更直接。
寇鸿久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他要积极推动的重要议题,如此才能有正确的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繁荣。他说,加拿大资源丰富,但要将开采的资源运输到市场,需要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但现在铁路、港口面积都仍满足不了要求,会阻碍和延缓经济发展。
另外如移民和福利政策,也都是他所关心的问题,他希望能尽自己的努力,将各项政策能够朝着更健康和长远的方向推动。
身为移民 胸怀为公之心
作为移民,加拿大留给寇鸿久最深的一个印象就是“多元化”。尤其在社区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族裔在这里平等相处,生活、文化、艺术上都能处在一个平等的层面。“这是加拿大人权自由宪章赋予的,也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可爱之处。”他说,“它也让像我这样移民短短10多年的人,可以站在大选的平台上,一展抱负。”
他想起数月前在社区为缅甸地震呼吁捐款时的情形。他说,因为本地缅甸移民少,他就和不少华人社团站出来呼吁捐款捐物,结果在短短两三天时间内就筹集近1万7000元善款,并获得联邦政府的匹配捐款,令他印象深刻。
“这让我明白,许多事不能单凭一己之力,而是要发动群体的力量去完成。就如从政,当你有好的理念,需要动员更多人一起来推动,发动选民支持,也只有更多人参与其中、表达想法,在制定政策时,才能考虑到更多人的需求。”
寇鸿久说,自宣布参选后,妻子和两个女儿都给予了最大支持。在多伦多求学的大女儿,暑假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到他的竞选办公司做义工,让他十分感动。
他说,已经预想到之后可能还会有多的困难,但已经做好准备,“清者自清,不要被太多的言论左右。虽然前路坎坷,但希望拿出勇气,怀着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信念,往前冲!”(倪怡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