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联邦大选即将举行 17名华裔候选人看点多
10月19日,加拿大即将举行第42届议会选举。加拿大议会实行参众两院制,众议员由选民投票选举产生,每4年选一次,众议院第一大党为执政党,党魁出任总理。本次大选将选出338名众议员。参议员由总理提名、总督任命。
领土辽阔的加拿大人口3500万,每10万人为一个选区。加拿大华人移民已达150万,成为加拿大第三大族裔。今年共17名华人参选国会议员,记者采访了其中3人,近距离感受在加华人参政的点点滴滴。
挑战强敌的余昌涛
今年48岁的余昌涛是加拿大保守党北克省蒙特利尔市圣劳伦选区候选人,13岁时随父母从广州移民蒙特利尔。余昌涛一开始不懂法语和英语,通过艰苦学习打拼,从餐馆洗碗工做起,到最终创立财务公司,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余昌涛所在的圣劳伦选区是自由党铁票区,竞选对手是在加拿大家喻户晓的迪翁。迪翁曾任自由党党魁、政府间事务部长、环境部长和加拿大枢密院主席,已连续3届当选该区自由党议员。
面对强敌,余昌涛向记者坦言,竞选最大的问题在于钱。圣劳伦选区有3万多户人家,但余昌涛竞选经费不足,不能大量做广告,只好选择交通要道挂竞选广告。
除在商场和公园等人多的地方拜票,余昌涛和他的竞选团队还利用晚上或周末等选民下班在家时,挨家挨户拜票。拜票时,遇到中国人,余昌涛说普通话或粤语,遇到其他族裔的人,他就讲法语或英语。
余昌涛说,他参选有两个目的:一是希望能维护加拿大华人和自己选区其他族裔的利益,表达他们的述求,特别是发出更多“华人声音”。二是希望积极推动加中关系向前发展。他说:“只有对加中两国都有利的事,我才会做。”
“90后”候选人刘舒云
“年轻人从政,榜样的作用非常重要!”加拿大新民主党蒙特利尔市千岛湖选区候选人刘舒云如是说。
刘舒云父母上世纪80年代从广州移居加拿大。1990年,刘舒云在加拿大出生。2009年考入素有加拿大哈佛之称的麦基尔大学后,聪明活泼的刘舒云出任新民主党青年团联合主席,其时,她还创办小区电台并做兼职记者等工作。
2011年,年仅21岁的刘舒云曾当选第41届加拿大议会众议员,被认为是加拿大年青一代华人踏入主流社会、走上政治前台的标杆。当时,为获得更多选票,身高不足1.6米的刘舒云每天骑自行车在选区内挨家挨户拜票,常常深夜才回家。
当时她获胜后,加拿大媒体发出“女孩可畏”“凡事皆有可能”“为什么没有想到是她”的感叹。
刘舒云能说粤语,但整个采访过程中,她一直讲英文,逻辑清晰,有问必答,不回避问题,不绕弯子,相当自信。她的语气和手势干净利落,不时发出爽朗笑声。
提到华人参政不足、社会地位不高等问题,刘舒云根据自己的从政经历,谈了3点体会:第一,父母从她上学开始就鼓励她立足学校,放眼世界,多接触社会,多接触人,培养她乐于助人、乐观进取的精神;第二,华人从政缺少学习的榜样;第三,加拿大是一个多元社会,年轻人要多参加义工和社会工作,才能全面了解加拿大。
14年打拼出奇迹的寇鸿久
“我若当选国会议员,将加强加拿大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比如要求加拿大加入亚投行,融入国际社会,”寇鸿久说。
2001年,32岁的寇鸿久从中国兰州移民加拿大,短短14年后,他被加拿大自由党推选为京士威区国会议员候选人参加今年的大选,不可谓不是奇迹。
眼界、意志和勤学成就了寇鸿久。2001年底,寇鸿久一家3口到温哥华时,他没有像绝大多数新移民那样找工作,而是选择重返大学。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的寇鸿久2002年进入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读本科,2005年毕业拿到经济学学位后,他考取了注册会计师执照,并进入一家金融公司做税务财会工作。
2010年,寇鸿久受邀担任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董事。2012年底,他辞职创建了自己的财富管理公司。不到10年,寇鸿久便脱颖而出,成为加拿大小有名气的税务专家。
寇鸿久根据自己给客户做的案例,出版了《加拿大移民与海外资产申报》《加拿大房地产投资与税务》和《小型商务与税务》3本书,这是加拿大第一套汉语税务专著,能帮助中国企业家和移民更快适应当地环境或创业。
寇鸿久的专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精神引起加拿大自由党注意,被邀请作为该党温哥华京士威选区的国会议员候选人。
参选国会议员选举,寇鸿久希望以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社区,及时反映选民心声,维护中低收入家庭利益,增进族裔间团结合作,促进国家间友好交往。
谈到华人参政热情不高时,寇鸿久认为,主要是受到语言限制,华人对加拿大政治不了解,所以热情不高。但他相信情况会逐渐改变。每次选举,都能促进越来越多华人投票,激活华人参政热情,这对加拿大多元文化和政治健康发展有利。
加拿大华人参政意识增强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加拿大华人投票率的提升空间比其他族裔大很多,因此力邀华人精英参政,早已成为加拿大各政党的“大政方针”。每逢农历春节,各党党魁都会到华人社区给华人拜年。从最近几届大选看,华人社群一直是各政党在摇摆区决胜的一级选民。
在加拿大华文媒体上,大多数关于本次大选的评论和跟帖都说,华人社群最需要的是主动发声,是团结,是通过每次大选投票,让各政党重视自己的诉求和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参选华人中,中国大陆移民明显增多。今年的17名华人候选人中,7人是中国大陆移民。而2011年的大选中,参选的28名华人中仅3人有中国大陆背景。
可见,不少来自大陆的加拿大华人,经过多年奋斗,加上文化程度较高,明显比前辈更能适应加拿大社会。(李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