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纽约华裔法官陈佩仪的奋斗史:从小移民到大法官

2015年11月13日 09:07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11月13日电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纽约市市府从今年7月开始推行的泡沫餐盒禁令让不少小商家怨声载道,不过在9月份纽约州高等法院处理的一项民事诉讼中,该禁令被推翻,做出此项裁定的正是华裔法官陈佩仪。新移民出身、公立学校毕业的陈佩仪,是如何在纽约竞争激烈的法律界中脱颖而出、当上大法官的呢?

  陈佩仪出生在中国香港,先是于7岁的时候移民去了加拿大蒙特利尔,随后又跟随了父母来到纽约的布鲁克林定居。“我的父母放弃了香港舒适的生活,这样他们的孩子可以有很好的机会,就像我们在加拿大和美国一样,但是他们丢下所有东西,也没多少钱,就是移民故事,很艰难,他们很艰难地赚取生活费来养活5个孩子。”

  法学院高昂的学费对于陈家来时说一个不小的压力,因此陈佩仪在从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毕业后选择先工作,赚取上法学博士的学费。通过在高等法院的实习,她接触到了法官的工作,这也让她开始喜欢上这一行业。“我毕业后,在布鲁克林的上诉法庭工作,我当时就知道,这是适合我的职业,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喜欢看双方的观点,根据事实作出法律推断。”

  在工作了10年、达到成为法官的最低年限后,她便开始自己的竞选活动,在2006年的党内初选中爆冷胜出,一举击败了受当时的州众议长萧华、华埠民主党背书的房屋法院法官科恩(David Cohen),以及法庭律师玛斯律(Andrea Masley),接着在11月份的中期选举中,因无竞争对手而毫无悬念的获选了曼哈顿第二选区的法官一职,回想起当时的情况,她表示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过还是成功挺过来了。“我没有政治力量的支持,我的一个对手有很强的支持,既然我没有,与其担心这个,还不如干脆就不要了。当时我依然在执业,一边工作,一边晚上走上街头分发传单和宣传文章,我会一直弄到晚上10点11点,去不同的社区和不同的人见面。没有华埠民众的支持,我不认为我可以胜出,但不是仅仅是华埠的基础,还有下东城的居民,还有独立民主党俱乐部,都投入了精力帮我获胜。”

  陈佩仪说,在法律界,亚裔依然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如今越来越多的亚裔加入法律界,对亚裔民众有帮助。“法庭系统对于很多人来说非常可怕,你一进入法庭,就会自然地产生敬畏,如果能看到亚裔,比如像我这样坐在法官位置上的,他们会感觉,不需要那么紧张。这很好。”

  陈佩仪的任期将会于明年到期,她说自己接下来计划竞选州高等法院的职位,这样,她在70岁之后依然可以继续当法官。(戴兆辰)

【编辑:关燃敏】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