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美百岁华人作家推介新华埠圣盖博谷 讲述华社变化

2016年02月03日 10:46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黎锦扬登上“洛杉矶时报”,讲述华埠几十年来的点滴变化。(美国《世界日报》)
    黎锦扬登上“洛杉矶时报”,讲述华埠几十年来的点滴变化。(美国《世界日报》)

  中国侨网2月3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101岁高龄的英文畅销小说“花鼓歌”作者黎锦扬(C.Y. Lee)日前登上“洛杉矶时报”,讲述他眼中的华埠以及这几十年来洛杉矶华人社区的点滴变化。

  黎锦扬1957年创作的“花鼓歌”,讲述一位旧金山的传统华裔父亲,为了保留华埠传统文化与西化儿子之间起冲突的故事,小说还被改编为百老汇音乐剧及电影。尽管这本书充满争议,有人认为它是黎刻意迎合美国读者口味,将华埠和华人的生活习俗描写为与美国文化大相径庭的奇观。

  现在,黎锦扬更热衷于向美国人推荐一个全新的华埠,即圣盖博谷。黎锦扬现在的大部分时间仍是在写书,一本名为“美国梦”(American Dream)的新书,与半个世纪前他写的关于华埠的书相比,新书有巨大转变,“圣盖博谷已经变得我快不认识了,到处都是中文招牌、霓虹灯,亚洲面孔的人们在街上行走”。

  黎的妻子在1997年过世,此后他选择在阿罕布拉市定居,重新写书。圣谷的新变化,让他惊讶,“这里有夜店、舞厅、处处都是餐厅”。

  后来,一位华裔作家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邀请黎去蒙特利公园市的一家餐厅吃饭。两人同样是写华裔美国人为题材的书,但在圣谷土生土长的黄,与在湖南出生后移民美国的黎,有着截然不同的经历。黄认为:“这里是一座沉睡的郊县地区,中产阶级辛劳工作”。

  黎锦扬的书中,他还在继续写关于圣盖博谷的故事,包括“一位临时工的特殊工作”(An Unusual Job for a Temporary Worker)、“两位华裔猪农参观好莱坞”(Two Chinese Pig Farmers Visiting Hollywood)等。虽然他的健康状况有时会阻碍他的工作,他的记忆力和听力也都在衰退。

  “花鼓歌”中王大师曾说,“也许50年后,华埠曾经让人熟悉的标志和味道,都将不复存在,关闭的大门的后面也不再会有麻将声,大鼓声、面工厂、传统的中式理发店、干海带都会消失,甚至退休老头读报纸的场景也不会再有。”

  黎锦扬生活在转变中,但他没有生活在王大师语言的场景中,而是经历了新版华裔美国人的生活。

【编辑:关燃敏】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