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华人话“年味儿”:那时的春节

2016年02月03日 16:38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实话说,我小时候之所以喜欢过年,是因为过年能吃上平时吃不上东西,比如花生、瓜子和关东糖;而过年手上或多或少就会有点零花钱,有了零花钱就可以随心所欲,买自己喜欢的连环画。可如今年龄大了,物质丰富了,兜里有钱了,却又不一样了;到了春节,只想一个人到书店里和商场内转一转,过一把小时候未过完的瘾。

  在北京,春节往往和隆冬联系在一起,基本上是在最冷的三九四九之后,似乎是给忙碌一年的人们一个奖赏。而春节虽说还在数九寒天,可人们的热情高涨,让寒冷也那么明显了。特别是在寒假里,小孩不用上学了,大人不必上班了,那可是孩子们一年当中最快乐的时光。男孩不仅可以撒开了花儿的玩,还可以放鞭炮;女孩则穿上家里给添置的新衣裳,跟着大人贴福字,挂春联。

  那时,过年往往还和某些气味联系在一起,开始是腊月的醋香,就是把白蒜放到醋里浸泡,等到白蒜颜色变成翠绿散发出来的味道。而后是左邻右舍百家菜的菜香和年年有鱼的鱼香,最后就是走在哪里都漫天飞舞的鞭炮味。尽管后来得知放鞭炮所释放出来的火药味也是污染,呼吸入肺也不好,可当时就是喜欢往前凑,跟着闻。

  严格上讲,过年是从腊八到正月十五,可在我眼里,大年就是三十那个晚上,可以熬夜守岁,是过一年当中最有意义的一个夜晚。可尽管如此,我和有些孩子一样还是熬不到零点就困得不成。

  过年就得拱手拜年,而拜年就离不开喜气和寒暄,尤其是见到一年都见不到面儿的七大姑八大姨时的那股亲热劲儿,绝对是过年时家家户户最热闹的场面。而串门儿走亲戚人们手里拎着的纸绳连同粉色盖纸底下的点心匣子,更是大年初一以后大街小巷当中一道火红的风景。

  过年就有年俗,典型的就是庙会。我就喜欢去庙会看哪里都是人、到处是红灯笼的场面,尤其是喜欢看那些肩上驮着小孩的大人,还有嘴里和我一样吃着糖葫芦臭显摆的小孩儿。

  过年就准得吃饺子,离了饺子就不像过年。饺子固然好吃,可我更喜欢一大家子人,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在一起包饺子的氛围,特别是三十晚上那顿饺子还非要等到十点以后才吃,那可是那时一年当中唯一的一次夜宵啊!

  曾起何时,电视春节晚会进入百姓人家,成为人们的娱乐大餐,精神上的年夜饭。那时也的确有过一位歌手、一首歌曲首唱之后,第二天就一夜成名,唱红大街小巷的事情,也从而成就了《难忘今宵》这样的歌曲,每年只在特定场合,特定时间,在人们最激动的时候回荡。

  然而,过年也有过年的不是,年前使人浮躁,年后使人慵懒,节前感觉日子过得缓慢,节后觉得时间在飞。其实仔细一体会,就是盼望着春节来,又舍不得春节走,叙不尽过往的旧,喝不够新年的酒……(加拿大华人 罗仁基)

【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