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消息人士:“梁彼得案”遭某些行政手段干预

2016年02月14日 14:34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2月14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纽约华裔警官梁彼得手枪走火误杀非洲裔青年一案最近宣判,从放弃在陪审团前自辩到更换辩护律师,从选择由陪审团裁决到庭审最初遭警察工会忽视,纽约市梁彼得案整个进程曲折复杂,个中环节扑朔迷离。据消息人士12日透露,此案受到某些行政手段干预。反警情绪高涨最终使梁彼得成为纽约市警代罪羔羊,实属因职获罪。该人士指出,检方的结案陈词明显违背呈堂证供,可成为上诉理由。

  消息人士12日表示,梁彼得案的有罪裁定有其深刻的内部因素,不但案件是在反警察反政府情绪最高潮时发生,梁彼得辩护律师的某些失策,也可能导致最终未能力挽狂澜。

  据了解,梁彼得案在证据搜集和分析过程中使用了大量行政手段,比如搜罗警察学院的各种书面教材来引导陪审团判断等。实际上大家都明白,学堂训练和现实工作是有距离的,这些文件证据不够“硬”,不足以起诉,最多只能构成“违例”而不够“犯法”,而检方正是用类似这样的证据达到了目的,帮助陪审团做出有罪认定。

侨报资料图

  汤普森在主持调查梁彼得案时手腕强硬,不同寻常。比如在案发一周后是感恩节期间,地区检察官还坚持调派检查处警探前往案发地点挨家挨户进行地毯式调查。更有甚者,这些调查工作其实在早些时候已经由警方做过一次,但当时地区检察官似乎已经打算起诉梁彼得,尽管警方的调查结果为意外事故。

  消息人士透露,警察私下里基本都非常同情梁彼得,不论白人警察还是黑人警察都认同此案从头到尾都是个不幸的意外,梁彼得或许应该负责,但绝不应该是如此大的刑事罪责。导致梁彼得被判重罪的原因或与甚嚣尘上的反警思潮有关。梁彼得的亚裔种族背景可能对裁决结果有一定影响,但不会有太大的联系,主要还是因为他是个警察因职获罪,成为纽约市警局的代罪羔羊。

  消息人士还指出,梁彼得辩护律师的某些策略失误或也导致了令人遗憾的裁决结果。在法庭上,辩方太过强调手枪扳机的压力数值,而忽视了解释手指为什么会扣动扳机的问题。

  除此之外,辩方本还可申请带陪审团重现案发现场,把当时的情况讲清楚,让陪审团自己看看那里有多危险,子弹是如何在2次反弹后击中受害人,或许更有说服力。假如遭法官否决,也可以将此作为上诉的理由之一。

【编辑:王海波】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