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华人教授列席两会:关注科技、教育和中英合作

2016年03月03日 13:49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系化工学科的崔占峰教授。(法国《欧洲时报》)
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系化工学科的崔占峰教授。(法国《欧洲时报》)

  中国侨网3月3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中国两会上有个特殊的群体——“海外侨胞列席组”。“海外列席人士”出席全国政协会议,他们不能提案,但可以建言献策。因为列席全国两会的机会一般一生就一次,这也被海外侨胞视为最高荣誉之一。2016年代表英国侨胞列席“两会”的是牛津大学工程系化工学科的崔占峰教授,他也是这所有800年历史世界名校的首位华人教授。

  崔占峰教授还是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并担任牛津大学中国再生医学研究中心的主任、牛津大学组织工程中心主任。他回中国参加两会前接受《欧洲时报》专访时,用“非常荣幸,十分期待”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崔占峰说,“我这次非常荣幸受邀,看到3月3日到14日满满当当的日程安排,很期待。我希望能亲身经历、体验中国最高的政治会议,切实全面地去了解中国的决策过程,真正了解中国的制度、运作是怎样的,这样我回到英国,可以将更详细的信息告诉给英国侨胞和外国友人。”

  一直从事科教工作的崔占峰说,这次列席两会,比较感兴趣的议题包括:教育、科技、创新和中英合作等。他说中国现在各方面发展都很快,其中科技、教育领域的发展、体制改革一直是他关注的。

  中英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崔占峰关注、也是他一直致力于促进的。2015年10月21日,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建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和英国牛津大学签订“建立生物医学科研成果产业化战略平台协议”,这也是习近平主席访英期间中英生命科学领域的合作成果之一。促成这次合作,崔占峰功不可没,他也担任该中心主任,主持研发项目。

  崔占峰认为,英国的技术创新、创意领域具有世界领先地位,而中国市场的创业机会、环境等方面具有优势。“以前英国的创新技术,通常先在美国市场进行产业化发展。现在中英关系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如果将英国的创新技术优势和中国的创业市场优势结合起来,那么将可以产生一种新发展途径,双方可以达成双赢局面。”他表示,所以这次参会也会特别关注中外合作方面的议题和相关政策。

  他还以自己的经验为例,认为海外侨胞、华人学者在推进中外交流合作、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可以发挥独特作用”。崔占峰说:“我们华人首先要团结、强大,在所在国主流社会中不断提高社会地位,为中国提高国际形象、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贡献。”此外,他也建议,走向海外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虽有雄厚的资金、国力支撑,很多是“单打独斗”,不了解国内投资和国外投资差别,需要当地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学者等的支持。

  链接

  从河北农家子弟到牛津大学教授 “实实在在做好每件事”

  崔占峰是英国华人学者的杰出代表,他回顾自己从河北沧州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到牛津大学终身教授的历程时,最大感触就是“实实在在把每件事干好”。

  他在中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1978年逮住机会破格参加高考,成功进入内蒙古工学院读了本科;之后他到大连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并在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1988年他来到英国,在格拉斯哥Strathclyde大学完成博士后的工作之后,1991年到爱丁堡大学任化工系任讲师;1994年,牛津大学新开设的化工专业招聘人才,崔占峰再次抓住机会,在诸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获得讲师职位。

  2000年牛津大学的化工专业设立教授岗,崔占峰又一次在全球性招募中取得成功,不仅成为牛津大学化工专业的首位教授,也是牛津大学历史上首位华人教授。当时崔占峰只有38岁,如此年轻的牛津大学教授在英国本土学者中也很少见。

  崔占峰表示,无论做什么事情就把它实在地做好,认真走好每一步。回想自己一路走来,他也提到“不要人为给自己设置天花板”,比如当时他想竞聘牛津大学讲师时,还有他申请化工系首任教授时,并没有得到周围朋友太多鼓励,不少人认为“牛津大学怎么会招华人教授”、“牛津大学太难了,尝试也不一定有好结果”。崔占峰说,周围人说不行时,你也要勇于尝试,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严振羽)

【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