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亚裔投票率低 语言障碍和选民教育不足是主因
中国侨网4月5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亚裔民众对选举热情不高,亚裔小区人士分析,语言障碍、选民教育不足是两大因素,许多亚裔不了解初选、只参与普选,更有人有资格成为公民却不愿为投票成为公民。
长期推动选民教育的美华协会纽约分会会长朱刘婉玲(June Jee)、前会长欧阳萧安、亚平会行政总监瞿远义3日到场支持纽约市主计长斯静格的选举改革记者会,提到因语言障碍及选民教育不足等因素,导致亚裔民众参政热情低迷,盼选举改革能改善现况。
今年有四场重要选举,包括将在4月19日举办的总统大选纽约初选及下东城第65选区州众议员特别选举、6月28日举办的联邦初选、9月13日举办的州市级初选、11月8日举办的普选;朱刘婉玲及欧阳萧安提到,该组织通过电话、登门拜访等方式动员投票,发现华裔民众对选举的认知仅有11月普选而已,且对市、州、联邦等不同层级的选举也不了解,更不认为初选具有重要性。
朱刘婉玲表示,初选其实较普选更为重要,“因为初选决定由谁参与普选竞争,但很多人不了解。”瞿远义也认为选民教育是提升亚裔小区参与投票的关键,“选民教育能帮助选民了解他们的权力,通过初选、普选选出能够代表我们的民选官员,这些民选官员才能为我们争取耆老服务、平价屋等符合小区需求的福祉。”
瞿远义并赞许斯静格的16项建议非常周全,照顾到各族裔移民的语言需求,确保亚裔及各族裔移民的投票权;朱刘婉玲及欧阳萧安也特别认同三项改善选民登记机制的建议,尤其是扩大选民自动登记系统,让没有驾照的移民利用更多其他资源参与投票,同时让选民登记方式随着科技演进而改变,选民有更多元、方便的方式行使投票权。
朱刘婉玲认为16岁及17岁青年预先登记的举措能有效教育、鼓励年轻人参与选举,让每位公民成年后便可直接投票。今年为选举年,欧阳萧安呼吁民众积极参与:“投票不是没下雨我就去投,而是我就是要投票;投票不是选择,而是必要。”(许雅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