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落伞孩子”致父母 别那么小送我去美国读书
编 / 者 / 按
全球化时代,中国孩子的另一种可悲命运
2016年2月, 轰动一时的美国加州中国留学生欺凌绑架案宣判。所谓的“恶作剧”换来最重量刑——3名被告翟芸瑶、杨雨涵、章鑫磊分别判监禁13年、10年和6年,刑满驱逐出境。
4月21日,被告之一的章鑫磊在狱中首度接受采访,直言“当时父母不在身边,想干什么都行。”与章鑫磊的懵懂相比,其父的反思更深刻:“富裕的中国人一心送孩子去西方国家学习,这是又一场‘大跃进’”。
低年龄的留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像断线的风筝被“空降”到异国他乡,人们称他们为“降落伞孩子”。和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留学生不同,他们不再怀抱救国和报国的志向以及自我实现之心,很多只是父母意志下的遵命留学,和中国教育环境下的被迫出走。
一起青春期的留学生酷刑绑架,给“降落伞孩子”敲响了警钟,也勾勒出全球化时代中国孩子的另一种可悲命运。
赴美 “降落伞孩子” 已超2万人
超30000
从2009年开始,中国取代印度成了赴美留学最大的输送国,未成年的小留学生也是逐渐增加的趋势,从65人到超过3万人。
10%
中国中学生留学教育机构YESSAT发布的2016SSAT发展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赴美留学的中学生已经超过3万人,占中国留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
超20000
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机构Open Doors的数据则显示,美国高中2014年共招收了73000名国际学生,其中32.3%来自中国,大部分孩子都选择了位于南加州的学校。
“我那时候太小了。”
案犯杨雨涵托律师庭上发声明
“反对父母送未成年孩子来美读书。”
19岁的章鑫磊目前被关在一个中途监狱——加州克恩县沃斯科州立监狱,经过评估他将被转移到最终的监狱服完刑期。去年3月,他协助当时的女友翟芸瑶、另一女孩杨雨涵等十几人绑架、折磨同学麦嘉怡、刘怡然,对后者更是泼冷水、扒光衣服、烟头烫、逼迫吃沙子,折磨长达5个小时。
21日,章鑫磊通过律师米斯塔斯回答了《纽约时报》的问题。这次采访当天上午在沃斯科州立监狱的探视区进行。
问:你觉得你惹上这样的麻烦、进了监狱,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你被独自一人留在美国,因为你是一个“降落伞儿童”吗?你觉得谁要对此承担责任?
章鑫磊:我不知道怎么说……我不怪任何人。也许是我的错,因为我应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但是我没有。我当时觉得,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想干什么都行。
问:你父亲曾说,他觉得许许多多的中国父母不多加考虑就忙着把孩子送去美国,这就像一场“大跃进”。你同意吗?
章鑫磊:我并不知道我爸爸想的具体是什么。但是我知道他是为我好。我们从没想到这样的事情会发生。
问:他说他后悔送你去美国,他觉得自己应该为发生的事情承担责任。你怎么想?
章鑫磊:我爸爸送我来美国因为他想要我拥有好的东西、好的生活,但我那时候太小了,还不懂事。
问:你有没有过“美国梦”,是什么?
章鑫磊:我到美国的时候是15岁,对未来没有什么梦想。
问: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你希望离开监狱之后做什么?
章鑫磊:我现在的梦想就是尽快出去,然后尽我最大的努力“生活”。
问:你觉得你出了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因为你的女朋友翟芸瑶?
章鑫磊: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问:你后悔和她在一起吗?你还和她保持联系吗?
章鑫磊:我不责怪任何人。我被关起来以后,就没有再和她联系过。
问:你从这次的经历里学到了什么?你觉得你当时做什么可以避免这件事情的发生?对于一些计划赴美求学的青少年,你有什么想说的?
章鑫磊:如果我再有一次机会,我会阻止他们对那个女孩那么做……这个问题很难……我会告诉那些学生,别干坏事,做好事。
2月17日,翟芸瑶等三人施虐同胞案在洛杉矶波莫那高等法院宣判。庭审中,律师当庭宣读了被告之一杨雨涵的一份声明。杨雨涵反对父母送未成年孩子来美读书,“父母出自好意,但他们该醒醒了。孩子独身在外而没有人管束,拥有太多的自由,这是造成灾难的原因。”翟芸瑶也说,独自在美国生活是造成她犯下罪行的原因之一。
一场青春期危机
最冲动的年纪
却没有人指点
“中学阶段,不能离开父母。这个年纪的孩子父母都很难管,怎么能寄希望到国外去有人能管,在这感情最冲动的年纪,(我们)却没有在身边看守和指点”
“我不懂英语,没在美国长待过,只是听说那里挺好,”章鑫磊的父亲说,当时为孩子选学校等事都是交给中介代办,“我还是到美国与他的同学聊天后,才真正知道他在那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这名父亲后来了解到,孩子所上高中里“八九成是中国学生”。章父说,自己当初决定送孩子出国时,也抱着让他锻炼独立的愿望,“男孩子吃点苦没关系”。但孩子出事后他才逐渐了解到,“我们这一辈前些年‘下海’、‘北漂’,很不容易;他们这些孩子其实是‘西漂’,过得也挺苦。但是孩子不说,我们父母也不知道。”
章父口中的“苦”,包括物质生活,如“吃得没有国内好,生活开销比较高”等。“父母给的生活费毕竟有限,这么小的孩子又多数不会理财,月初很快把钱花光,月底不敢开口跟父母要钱……这导致有的女孩子找好几个男朋友,引发女孩子间的结怨。”所谓“苦”也包括远离父母、缺乏交流的孤独。章父谈及儿子的错时称,“翟芸瑶是鑫磊的初恋……头脑发烧,根本无法判断对错,更无法抵抗热情的翟芸瑶。”而在这感情最冲动的年纪,“(我们)却没有在身边看守和指点。”
这名父亲说,如果能够重新选择,自己“绝对不会”送孩子出国读书。“特别是中学阶段,不能离开父母。这个年纪的孩子父母都很难管,怎么能寄希望到国外去有人能管?”
一次中美差异论
谁说打架没事
能考大学就行
在中国人看来,小孩子打架,无伤大雅,家长之间协议解决,学校给一个处分。这可能没有学习成绩差、考不上大学重要。所以,本案发生之后,有学生家长联系受害人私了,因为涉嫌贿赂证人而被抓。
邓洪是此案被告方的辩护律师之一。邓洪发现,本案当事人的家长在得知案情发生后表示“吃惊”,“他们不明白这些事怎么会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孩子平时的生活,家长甚至都不太知道。他们也跟父母报喜不报忧。”
一名来自天津的未成年被告女孩,来到美国后也曾被人霸凌,之后她结交了不良朋友,认为与其被人欺负,不如找朋友为自己主持公道。而她被霸凌的事情,她的家长和寄宿家庭根本不知情。
若未成年人涉案,监护人也要去法院,法院需要调查他们是否失职,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邓洪认为:“一些寄宿家庭没有尽到监护责任。二十多年前来到美国时,寄宿家庭通常是经济条件好,希望了解异国文化的教会家庭。但现在的寄宿家庭纯粹为了赚钱,包孩子吃住、接送孩子上学以外,几乎不管孩子,即使孩子凌晨不回家也不过问,他们甚至认为这样可以省下晚饭钱。”
2015年,邓洪律师曾为就读于加州圣芭芭拉社区学院的中国留学生陈段英辩护,当时19岁的陈段英因涉嫌向女友施暴及虐待宠物被捕。陈段英还在被捕后教唆其女友撤诉、销毁证据,因此又增加了教唆证人和违背法庭命令的指控。
释放后,陈段英召开记者会,表示不懂美国法律是导致悲剧的原因。“在中国法律里,我所犯下的过错并不算太过严重,让我一直幼稚地觉得自己的行为不足以上升到面临刑事的严重层面。”
他的母亲则承认:“不能用自己的理解和方式,或者根据我们自己国家的法律来解决美国发生的任何问题,我感到很愧疚,尤其小孩出国留学以后,我没有关注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被忽视的 “降落伞一代”
在被割裂为中式和美式的两个世界里,这些年纪尚小甚至还未成年的中国留学生,不会懂得如何生活。
在这个案子的三名案犯中,翟芸瑶被认为是最“残暴”的那一个。不过初审时,翟芸瑶在庭上还时不时对观众和记者做出各种表情,时而微笑,时而愤怒,时而蔑视,“眼神很凶狠地”盯着刘怡然,不断和身边翻译人员交流证人的证词”。
但在庭上见到母亲,翟芸瑶常会流露出依恋、求助的神情。2015年4月的一次预审庭上,翟芸瑶一遍遍低声唤着“妈妈”,并泪流满面。
翟芸瑶的母亲,看起来斯文高贵,几乎出席了每一次庭审,每一次都穿着体面。那天,有人特别注意到她身上散发出来的香奈儿经典香水的味道。
翟芸瑶的母亲拒绝回答任何媒体的问题。她的女儿,父母眼中独立又听话的翟芸瑶14岁就到美国来读书了,没有父母陪伴,住在当地寄宿家庭。在美国,这样的孩子正变得越来越多。
章鑫磊则是15岁到美国来的。据章鑫磊的父亲介绍,他和妻子早年由安徽到深圳打工,后来终于拥有自己的企业,生活虽然富足却并非大富大贵,无力陪孩子到美国读书,只好让孩子寄宿在一个墨西哥裔美国家庭里。案子发生后,他在写给法官的求情书中提到他和妻子到现在才发现被自己送来镀金的儿子,“英语水平还不及美国的三岁小孩好”。
在被割裂为中式和美式的两个世界里,这些年纪尚小甚至还未成年的中国留学生,自然不懂如何生活。 “你在国外,没有家人的保护了”,曾在纽约留学三年的刘艺芳说,“当他们还比较稚嫩的时候,为了寻找一种特别的安全感,(就会)抱团”。
这些孩子历时三四年的美国留学生涯,就以这样的结局变成一场痛心的噩梦。“刑事案件永远没有一个赢家。三个家庭,还有受害人家庭全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律师说。
本组稿件综合新华国际、央广、中国新闻周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