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温哥华博物馆将办收藏展 华人教授展中餐馆菜单

2016年06月23日 13:58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林慕珍和她的“中餐馆菜单”收藏。(加拿大《星岛日报》)
林慕珍和她的“中餐馆菜单”收藏。(加拿大《星岛日报》)
    温哥华博物馆的“汇聚一堂:温哥华收藏者和他们的世界”展览,展出多款早期华埠中餐馆的菜单,显示华埠食客的多样性。(加拿大《星岛日报》)

  中国侨网6月23日电 据加拿大《星岛日报》报道,加拿大温哥华博物馆(Museum of Vancouver)以近两年时间筹划“汇聚一堂:温哥华收藏者和他们的世界”(All Together Now:Vancouver Collectors and Their Worlds)展览即将开幕,其中一项展品与华人、华埠及中餐有关。温哥华岛大学(Vancouver Island University,简称VIU)林慕珍教授展出的“中餐馆菜单”可远溯至1920年代,她以菜单讲述移民社会的华人饮食史,也是一部温市华埠变迁史。

  林慕珍的文化人类学背景与菜单珍藏,正相得益彰,她日前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说,她从小就浸淫在餐厅的环境里,饮食文代的教学专业与收藏菜单孰先孰后,已很难厘清。

  林慕珍的父亲及伯父是1950年代,位于温市华埠片打东街(E. Pender St)127号华侨酒楼(W. K. Gardens)的东主。林慕珍其后继承家人数量可观的华埠各中餐馆菜单。从那里,林慕珍开始她的收藏。

  林慕珍父亲经营华侨酒楼

  那是一部华人饮食史,林慕珍说:“在开始有中国-加拿大饮食融合(fusion)的说法之前,中加饮食早就融合了。”人们或认为,早期华埠餐馆的顾客主要是华人,其实不然,绝少纯中文菜单,甚至如华侨酒楼的菜单几乎全用英文,显示华埠食客的多样性。融合在那时便开始,“以中菜的技巧与食材做出讨好西人的菜”。

  但融合的内容与时俱进,现在是许多中国不同地方菜的融合,也有名称上的融合,她就看过餐馆以“Tamale”一种把玉米泥及其他食材包在蕉叶里的墨西哥食物作为介绍“粽子”。

  “正宗”概念也随时代不同,例如“芙蓉蛋”,理当是蛋、青葱与虾,但某餐馆的招牌“芙蓉蛋”,却可能是蛋、豆芽和鸡肉。

  “中餐馆菜单”同时是一部华埠变迁兴衰史,林慕珍说,“华埠也曾风光过”,在她的藏品中,有一份专为加拿大前总理皮尔逊(Lester Pearson)度身订造的菜单,时间在1965年10月29日。佳肴有冬瓜盅、卑诗生蚝烩冬菇、沙律、鸡丝炒面等。

  华埠在60及70年代,也是“时尚之地”,华侨酒楼除了有美食,更兼跳舞场,是绅士淑女的社交场合。至于菜单本身的变化,林慕珍表示,过去手作的时代,每一份菜单都是艺术品,但科技发达的结果,现代的餐单多只是计算机印出来的字,加上胶膜。温哥华博物馆展场的菜单展也就是艺术品展,值得细细品尝。(黄静华)

【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