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直击中越边境排雷:让雷场变成“和平家园”

2016年07月06日 11:08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字号:

  执行中越边境第三次较大规模排雷作业的广西军区某边防团官兵——

  让雷场变成“和平家园”

  ■本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陈建文 周 皎

  “七一”前夕,执行中越边境第三次较大规模排雷作业的广西军区某边防团排雷队官兵向祖国和人民放飞一只“和平鸽”:自去年11月以来,官兵在雷场连续作业7个多月,将全部清除雷障的11200多平方米和平土地移交给了边疆人民。

  排雷队队长朱展鹏介绍,此次扫雷行动面对的雷区,多数是前两次大面积排雷和勘界排雷遗留下的“硬骨头”,爆炸物种类多、辨识难度大、作业危险性高。特别是经过数十年的自然环境变迁,导致雷场变化大、探测定位难,使排雷作业变得异常困难和危险。

  “滴滴……”记者在排雷现场看到,随着一阵急促的声音响起,只见搜排手杜占龙通过反复测试定位后,轻轻扒开周围的泥土,娴熟地将一枚地雷取了出来。他左手稳住地雷,顺势举至眼前,右手用小剪刀拧开底部护盖,小心取出引信。此时,他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

  同死神博弈,危险防不胜防。一次,排雷队员杨兴建沿着爆破开辟的安全通道进入雷场,刚放下探雷器就听见一阵急促的蜂鸣声。他仔细检查发现,一枚引信裸露、锈迹斑斑的地雷离他脚边不足10厘米,稍不留神就会脚踩雷爆。

  “就算有再大危险,我们也要冲在前。”这是记者在排雷场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在雷场,有一片斜坡落差超过200米,各种现代化排雷设备在这里都显得捉襟见肘,而爆破又随时可能会引起塌方。最终,官兵们决定直接进行人工搜排。

  没有经过爆破,在荆棘遍布杂草丛生的斜坡上作业,对于搜排手的体力、耐力和排雷技术是一种巨大的考验。搜排手周勇主动请缨。只见他系好绳索,一点一点拨开藤蔓,进入雷区搜索。当他正想拨开前方一张蜘蛛网时,突然发现一根地雷绊发线和蜘蛛网缠绕在一起,幸好绊发线被藤蔓缠住,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最后,他顺藤摸瓜排除了两枚56式防步兵绊发雷。走下雷场,周勇自豪地说:“虽然直面死亡危险,但只要想到自己多排两枚地雷,边民和战友们就能少些危险,心里也就坦然了。”

  夕阳西下,排雷勇士们还在雷场上“绣花”。朱展鹏告诉记者:“这里虽然天气炎热,但正是排雷的好时机,我们要抓紧时间,争取早点完成排雷使命,还边境人民一个没有雷患的和平家园。”

【编辑:王嘉怡】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