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美华人家庭热爱探险 一家三口走遍全美国家公园(图)(2)

2016年07月18日 11:49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阿拉斯加冰洞探险

  2014年暑假,我们决定去阿拉斯加,那片神秘土地上的野生动物和以每天6英尺的速度消失在大海里的冰川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但最吸引我们的,还是冰洞,大自然鬼斧神工在阿拉斯加造就很多地下美丽冰洞。但任何季节,冰块随时可能因为冰川每天的移动而坍塌,有不少探险家、冰川健者葬身于冰川和冰洞,因此,国家公园没有提供这个项目,一般也不建议大家去冰洞。但当我看到冰洞晶莹剔透的照片后,还是非常神往。于是,我决定找专业人士带我们去冰洞。

  探险冰洞我选择在Wrangell-St. Elias 国家公园,见到向导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我们签下“生死状”。带你们去探险冰洞可以,发生什么意外,后果自负!我们当时并不知爬冰川、探冰洞有多危险,不签就不让去呀,这个计划做很久了,不可能不去啊,签,当然签了,后来回想起来才感觉到,这一签就等于把全家人都推到了生死前线。

  穿上冰爪,带上冰镐、安全帽,我们出发了。冰川表面被太阳晒得在融化,在上面每踩出一脚都会陷下去,深一脚浅一脚,我们步履艰难地往前走。Wrangell-St. Elias 国家公园由于交通不方便,进入的人很少,挺荒凉的,在茫茫冰上爬了一大半天的,也就只有我们一家三口和向导四个人了。

  冰川上健行,向导反复交待,你们一定跟我的线路走。因为夏天冰川融化后,水流行成很多暗洞,冰川还有裂缝,掉下暗洞和裂缝里,就有生命危险。遇到冰面比较松的地方,向导也要用冰镐刨一刨,确定冰面结实才敢走。有时有裂缝的地方我们要跳过去,向上爬时,要用冰镐凿固定点爬上去,走冰川还是蛮吃力的。我们走了2-3英里,终于爬上一座冰川,在上面一边吃自己带的午餐一边欣赏美景,之后向导决定下冰川,探冰洞。

  冰洞在冰川的下面,下山没有路,我们就用两脚蹭着一步步慢慢滑下来,到了冰川脚下,我们看到远处有一个洞口。

  冰洞就在眼前了!我们兴奋极了往前行,却被向导叫住了。他让我们停下,穿上防水衣、戴上安全帽,然后让我们在离洞口有一段距离的地方等着。足足等了有10分钟,我看向导的神情紧张,但不知他在紧张什么。10分钟后,他跟我们说,“我喊1、2、3,我们四个人一起跑进洞了,进洞后还要跑,我停下来的时候,你们才能停,知道吗?”于是,在他的命令声中,我们四个人一起跑进洞里。进了洞,我看到一个45度向下的坡,很多地方还流着融化的冰水,下面很黑,什么也看不见,我看着都害怕。向导说,我们要下去,才能看到冰洞神奇的蓝色。

阿拉斯加梦幻般的冰洞。(美国《侨报》)
阿拉斯加梦幻般的冰洞。(美国《侨报》)

  于是,借着洞口微弱的光线,找着没有水的地方往下爬,终于来到冰洞的下面。当我抬头往上看的时候,我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我看到了冰洞上方覆盖的冰川,这是我这辈子都没见过的梦幻般的蓝色,一种我无法用语言表述的蓝色!我兴奋地用相机记录这个美妙的冰洞。

  15分钟后,我们爬了上来,要出洞时,再次被向导拦下,又等了10分钟左右,在他1、2、3的喊声中,我们四人一起跑出了洞口。

  出来后,我忍不住问他,为什么我们进洞、出洞都要等10分钟,还要四个人一起跑进、跑出?他说,其实进洞和出洞是最危险的,你没看到洞口一直有水在流下来吗?冰川融化,上面很容易有大冰块砸下来。“我要保证大家是安全时才能往里冲,时间越短,被砸到的几率越小,我带过别人探险,但是从来没像你家这样一家老小全来探险的,你们的安全我更上心。”原来如此,怪不得进洞时我看他神色那么紧张!

  穿行国家公园森林大火

  2015年的暑假,我们又出发了,与往年不同,今年我们在住宿安排上给自己一个挑战,一晚住酒店,一晚在营地露营。8月中下旬我们到了华盛顿州,正逢森林大火。 我们从Mt.Rainer国家公园开出来时,蓝天白云黄色的野草,风景美得像一幅画。在开到一大半后,就看到天空从蓝色变成米色,在从米色变成青色,接着,迎面而来的就是大雾和烟尘,汽车的空调里吹出来的都是烟味。我们开始不知是怎么回事,当我们到了Pullman时,把车停下,一打听,才知道爱荷华州、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三个州交界处发生森林大火,因烟雾太大,当地政府都建议民众尽量不要外出。

  当我们南下到俄勒冈州的火山口国家公园时,由于森林大火,还是无法露营,只好在离公园30英里外Klamath小镇找个汽车旅馆。晚上安顿好家人,我带上摄影器材,准备到云漫大师在火山口NP拍过银河地方,拍一张自己的作品。

  当我把车开出旅馆时,看到油箱的油只有1/3左右,我想,可以在公园的油站加油。可当我晚上10点来到公园加油站时,工作人员刚刚把油站关了。任由我怎么求她,她只撂下一句话:你明早6点再来吧,一踩油门便消失在黑暗中,剩我一人在空荡荡的油站里,望着油箱里还有1/4的油,想着,要么开回酒店要么继续山上冒险一搏。

周焕新半夜独自一人在华盛顿州国家公园Mountain Rainer拍的银河。 (美国《侨报》)
周焕新半夜独自一人在华盛顿州国家公园Mountain Rainer拍的银河。 (美国《侨报》)

  由于只计划停留一个晚上拍银河,只有继续前行。当我到达拍摄地点时,眼前的景象给我一个沉重的打击。大风伴随森林大火的浓烟让人站不稳睁不开眼,更别说拍银河了。当再次启动了车时,又出现了一个更沉重的打击:车上的油己少于1/4了,可以开回酒店,但明天的油已经不够开到油站加油了,怎么办?

  急中生智,我靠“溜车”来省油,下山时一半的路程我都关掉空调,打开车窗,不踩油门,只在车子快要停下来时加一点点油来溜车。在黑漆漆的山路上开着窗,吸着浓烟,瞪大被烟呛得流泪的双眼,在音乐陪伴下,我驾着Jeep开始了在Crater lake NP最艰苦的旅程,半夜2点终于回到了酒店。第二天早上一家人用我最新创的“溜车”绝技向加油站方向溜去,最后红灯亮起,在没有用完最后一滴油前终于开进了加油站!(李竑)

【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