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外籍军团华人:战场上与危险同行 退伍后从商

中国侨网8月17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法国外籍军团(Légion étrangère)创立于1831年,是由7000多名外国志愿兵组成的陆军正规部队。
加入外籍兵团也是一种获取法国国籍的办法:年龄在17岁半~39岁半之间,持有合法签证皆可参与招募,服役满5年后可申请入籍。
外籍兵团成员来自150个国家(俄罗斯、罗马尼亚、中国等)。事实上,在法国外籍军团的中国人最多时有200多人。不少人通过服役获得法国国籍,开始了不一样的生活。
成员需要经历什么
招募过程十分艰苦,不过这只是个开头:入选后服役绝不会更轻松。首先,在招募中心通过初步申请的人会得到“强制劳役”制服,进入第二轮测试。
如第二轮测试一切顺利,申请者会被送至总部欧巴涅(Aubagne,“au bagne”有“身处苦役场”之意)。在这里,申请者在劳役同时还需进行体检和面试,向军士阐述自己的背景经历与参军动机。
通过此次选拔后,申请者成为外籍兵团一员。然而,一切不过是刚刚开始,接下来有更多的资质测试与训练。新兵紧接着被送往位于卡斯泰尔诺达里(Castelnaudary)的第4步兵团基地。他们得经历4个月训练并获得基本技术证书后,才算真正加入。
新兵训练用残酷来形容一点不为过。无论已有军事素养高低,所有人必须从零开始:第一阶段(1个月)是高强度的体能和军事训练,例如全副装备行军50公里、搏击或越野跑。据称,行军途中兵士用唱歌来“保持士气”。不过,“这些歌曲很多不是涉及死亡就是关乎失败”。

第二阶段的步枪训练将结束时,新兵会到比利牛斯山的库姆拉克基地学习滑冰、御寒、攀岩技巧。当然,全副武装行军60-70公里是少不了的。
在最后一阶段,新兵可使用重型武器,并学习夜间作战、在复杂地形中长时间行军等战术技能。结束时,他们将接受无所不包的监测和评估:150公里行军、模拟突袭敌军阵地、实弹射击测试、无线电与机枪等武器的使用。
顺利完成三阶段训练后,军旅生涯正式开始了。每个士兵都将加入一个团(共9个)。兵团有许多兵种,包括冲锋步枪兵、特战伞兵、狙击手,两栖蛙人部队队员、工兵以及装甲兵。他们也许驻扎在法国本土,也许会被派往万里之外的某个法军基地。
战场威胁如影随形
椐第一个加入兵团(1980年)的中国人、来自温州文成县的胡永多回忆,他随兵团去法国大溪地群岛原子弹基地执行任务,之后进入黎巴嫩维和。在一次大轰炸中,他背着被炸伤的平民冲过了轰炸地段。还有一次在非洲乍得执行任务时,他靠着的树干连中三枪,心有余悸。

没完没了的艰苦训练与强迫劳役,是不少人离开的原因。此外,喜欢施加体罚的教官并不鲜见,连已服役几年的老兵都决定弃团。据1994年加入兵团的华侨商人徐哲回忆,为了考验反应能力,教官会在半夜趁士兵熟睡将模拟炸弹扔进军营。因此,克服孤独、苦苦坚持到最后,是每个士兵都要过的一关。
退伍从商
五年期满后,有人选择继续在军中服役,也有人选择退役。早期,原籍温州的华人一度是兵团华人群体中的多数,大多数人退役后从商。据成立于1996年的法国外籍兵团退伍华人战友会网站信息显示,会员事业涉及服装、贸易、旅游、餐饮、房地产等领域。经过多年的努力,大多事业有成。

如今,退伍军人中的佼佼者在法国组织旅游安保公司、在菲律宾开办战术射击体验中心、或是经营法国葡萄酒贸易。(杨雨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