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电视演员种族比例调查 少数族裔占比较低

中国侨网8月30日电 据澳洲《新快报》报道,时至今日,澳洲的电视节目中,少数民族裔演员、残疾演员和LGBTI群体所占的比例仍然非常小。LGBTI群体指女同性恋者(Lesbians)、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跨性别者与双性别者,即与主流性别群体相比的少数派性别群体。
据Buzzfeed报道,一份研究显示,澳洲电视节目中出现的面孔比普通澳洲民众要显得更“白”、更“直”、更“四肢健全”。
澳洲影视局在 2011年至2015年期间对199部澳洲电视剧的1961个主角和配角进行研究,以此为基础整理出这份研究报告。报告统计一共有多少土著人、少数民族裔和多文化背景者、LGBTI群体和残疾人出现在电视上,并把这些数字与澳洲的普通人口数量进行对比。
更“白”——电视剧中的白人面孔占了82%
结果发现,澳洲电视剧主角中有5%是土著人,而澳洲总人口中有3%是土著人。这个数字表明从90年代开始,澳洲电视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变。因为2002年有一项类似研究,当时结果显示1992年的澳洲电视节目中没有一个配角是土著人,1999年的时候也只出现了2人而已。
澳洲影视局的土著人口主任Penny Smallacombe 说:“土著民众们打开电视如果能看到和他们自己一样的面孔,那种心情是非常强烈而震撼的。”
“在融资机构和广播机构中如果能有土著人担纲决策者,有土著编剧、导演、制片人和演员协同进行创作工作,我们是可以实现既保持多样性,又创作出好看的电视节目的。”
然而,尽管非白人背景的澳洲人占了国家总人口的32%,我们在电视屏幕上却只能看到18%的非白人角色。这18%的比例由6%的欧洲裔、7%的非欧洲裔和5%的澳洲土著组成。
澳洲多元文化广播公司SBS的电视剧《The Family Law》的制作人Benjamin Law向BuzzFeed新闻坦言,电视观众对这一结果肯定不会觉得惊讶。“大家都有一种感觉,澳洲电视长期以来都是缺乏多样性的,这种风气也已经持续很久了。”“美国、英国和加拿人打开澳洲电视一看,都会惊讶于电视上这么多的白人面孔。”
《The Family Law》这部剧以Law自身的成长故事为原型,他从小在昆士兰一个与周围格格不入的中国大家族中长大。他说:“我们发现,亚裔澳洲社区对这部剧的反响非常热烈,这是很好的现象,而且我们也发现有很多非亚裔的澳洲人表示,‘哇,我在剧里也看到我的家庭了!’”
非常“直”的澳洲电视——直人角色高达95%
此外,研究同样发现LGBTI群体和残疾人群体在澳洲电视节目中同样不足比例。电视剧中只有4%的角色是残疾人,而现实中每5个澳洲人中就有一人身患残疾。
当然了,因为残疾症状和部位有时候并不一定在看得见的地方,所以残疾人的出镜比例问题可能会比较复杂。但是,研究同样发现哪怕在幕后领域,例如编剧和剧组现场,基本上也排除了残疾人士,这进一步加剧了残疾人在电视行业比例不足的问题。
健康部门估计,澳洲总人口中有高达11%的人是LGBTI群体,而电视中这类性别少数群体的角色却仅占到了5%。只有对情节发展非常重要的LGBTI角色才会出现在节目中(如《请喜欢我》中的Carlotta),又或者他们的性取向及自我性别认在剧中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如《Offspring》、《Janet King》和《家有芳邻》。
研究报告显示,“虽然有迹象显示观众乐于见到更多这类人群出现,但实际出现的数量则屈指可数。”
澳洲影视局董事长马森表示,考虑到电视作为传播媒介的受欢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电视节目的多样性是“至关重要”的。“研究过程历时良久,在这过程中,已经有清晰迹象显示电视行业正在改善,而且这种改善是实打实的,而不是象征性地做做样子。”
罗旭能表示,避免象征性做样子是为了保证这些少数群体的角色不仅仅由他们的种族、性别性向和残疾特征来定义,这些角色本身也是复杂的、能让观众产生共鸣的。“我觉得,非白人的澳洲电视人们其实更多的是在关注少数群体角色必须出现的问题,而很少关注这类角色是否只是象征性做样子的问题。”
“如果你想努力让节目显得更多样化,虽然可能不一定成功,但是能够做出尝试,总是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