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自由选择学区”政策暂停 华人家长不满

中国侨网8月31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当地时间27日是个周末,但并不平静。洛杉矶包括学生、家长、教师,还有官员在内的近千人集会抗议实施了23年的加州“自由选择学区”政策被搁置。
“自由选择学区”(District of Choice)政策是什么?为什么它的搁置会引发这么大的反响呢?
这一政策始于1993年,它允许学区在本学区招生有空缺的情况下,招收其他学区的学生,具体规定是有这么几项:
任何学区均可接受非本学区学生。
接收学生人数学区自定。
确保这一过程随机公正,禁止依据学业或运动成绩录取学生。
现役军人、兄弟姐妹之中有在该学区学习的优先考虑。
目前加州有47个学区的上万学生受益于这项政策。在该政策的保护下,20多年来,不少差学区的学生有机会走向好学区就读,因而该政策自实施以来一直广受好评。
2017年,这一政策即将到期,而它的延长提案此前被加州众议会拨款委员会搁置,一旦不能通过,在这一年秋季开学时,全加州将有上万名选择学区的学生被迫回到居住地学区就读。
这对一向重视子女教育的华人家长来说无疑是难以接受的。
家住洛杉矶学区的杨先生告诉侨报记者称,自己的孩子目前在学区较好的阿罕布拉上小学一年级,他担心延长法案不通过,他的孩子只能回到洛杉矶学区就读。
不过,在华人集中的地方,这非所有学区都实施这一政策。
以南加为例,在亚裔占60%、学区学生约14000的核桃谷学区,有近3500名学生来自其他学区。
而在亚裔学生比例更高(63-65%)、学生近4000人的亚凯迪亚学区,其网站上明确说明,该学区不接收外学区学生。有些家长为让孩子进入该学区就读,会将孩子寄住在他人家中,或瞒报家庭住址等,为避免这类情况发生,学区会派专人上门核实情况。
美国学区有这么大差别吗?
当然!以杨先生为例,如果按学区划分,他的孩子只能就近到综合评分仅为5分的一所洛杉矶学区所属小学上学,而目前他孩子所在的小学为9分学校。
这个分值从何而来?加州政府每年都以加州公立学校学术表现指数API(Academic Performance Index)来衡量各地中小学校的表现,并以此为每所学校打分,分数从1到10不等,10分为最佳学校。
一所学校得分高低主要依据该校学生在加州标准测验CST(California Standards Test)中的英语、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评估。对于高中学校,API还要考量加州高中毕业考试结果。
每年考试结束后学生家长们都会收到这样一张成绩评估单:

所以华人家长们选择好的学区让孩子上学就不奇怪了。
那么,学区是如何划分的呢?

在美国,公立中小学按学区划分,上哪个公立学校完全由居住的地址决定。而学区的划分跟行政区划不完全一样,学区有自己的边界,是按照教育管理体系运作的独立系统,地域上有的可能与行政区划一致,也有些地方不一致。有时同一条街道,可能前面半段的房子属于一个学区,后面的房子属于另一个学区。
而一个县设几个学区取决于这个县的大小和居民多少。一个城市可能跨几个学区,同一个学区可能跨几个城市。
因此,在给孩子学校注册报名的时候,除了提交出生证明(证明孩子的年龄),免疫接种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证明你的住址。
怎么选择住哪儿呢?
上网查查这些学校的评分、口碑。
根据孩子的年龄了解距离学校远近。
有位家长告诉侨报记者,他孩子从家到学校的距离走路仅需15分钟,但需通过一条未设人行道的马路,出于安全考虑,这位家长只能每天开车接送孩子上下学。
了解学校学生族裔比例:华人比例高学校成绩一定好,反过来学生压力一定大。
以亚凯迪亚学区为例,这所加州名列前茅的学区,每年应届高中学生800-1000人,要想在这么多学生中脱颖而出,在具有超强才能的同时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学区好房价一定高!
这是当然的!以南加为例,不久前加州教育部公布称,在全州各公立学区2016学业测试成绩中,圣马力诺学区(SanMarino)第14次获得第一名。

去年的数据显示,圣马力诺房价中位数为$2,257,000,10年增值达52%。而在这次测试中成绩同样表现不俗的亚凯迪亚,房价中位数也达到$1,099,200,10年增值为44%。
因此,可以肯定学区的好坏和该区内房价高低直接关联。
张大钦律师是这样解释其中的原因的:在加州,各学区的经费除了靠州或市财政拨款,主要由学区自己支付。学区有权征税,主要是征收学区内居民的财产税,为学区内各中小学配置教育资源。其中房地产税是第一大来源,有些学区还靠商业活动相关的税款来补充。一个社区建设得好,学校优异,有钱人就会蜂拥而至,房价便水涨船高。这样房地产税收也随之增加,教育经费更加充足。学校财政丰厚了,基础设施和师资水平就自然优良,也就有了良性循环。反之,经济状况差的地区,则会恶性循环。(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