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中国新生有点懵?师哥师姐提建议
中国侨网9月1日电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纽约各大高校又迎来了开学季,大批中国留学生带着自己的憧憬来到纽约,准备开始追寻他们的美国梦。在这个节骨眼上,你一定对未来几年的留学生活充满了幻想,但是在兴奋之余听听师哥师姐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总是有帮助的。最近记者走访了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为即将入学的新生们搜寻了一摞最实用的校园建议,希望有一剂预防针总能够帮到你。
别在拿到offer的喜悦中沉浸太久

严博 哥伦比亚大学环境专业毕业生
“拿到哥大的offer,it’s nothing。我觉得大家不要在拿到offer的喜悦中沉浸太久。在美国这边拿到offer是一个很容易的事情,但是要毕业是很难的。”严博说道。
毋庸置疑,拿到名校的offer一定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可是阶段性的成功可不能为你的整个大学生涯作保证。美国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宽进严出,在成功进入美国大学之后,你更应该考虑的是怎样顺利拿到毕业证书。名校的光环总不会一直存在,能够延续的是你真正得到的知识资本以及在美国大学中建立起来的生活经验和社交网络。 所以讲拿到offer的喜悦心情暂且放一放,远方还有更诱人的目标在等着你。
别忽略了教授的重要性

陈哲 纽约大学数学系大四学生
“别忽略了教授的重要性”虽说只要自己够牛,并不需要倚仗某位导师或某个平台也能在学术上碾压众生。不过美国大学的教授可对你的成绩判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你的态度和进步在他们看来更为重要。下课后多和教授唠唠嗑;在Office Hours多去办公室和教授交流一二;教授邮件记得马上回;逢年过节也别吝啬你的祝福邮件,记住这些细节总不会有错的。
“美国大学教授可能给分非常严格,你一旦意识到有一门课拿不到好成绩的话,一定要写邮件给教授,和他们坐下来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别忽略了教授的重要性,一定不能把自己放弃了。”
除此之外,如果你打算读研或者读博士的话。和教授和导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更为重要。美国的大学教授可以直接决定是否录取你作为他的研究生,得到了教授的认可能帮助你在申请过程中省去太多的繁琐之事,不但节约时间和资金,这更是成功保研保博的便利途径。
别忘了美国是一个说英语的国家

李行健 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大二学生
“多说英语,多和其他国家的人沟通,我知道在国外的时候,中国留学生都喜欢和自己国家的朋友呆在一起,因为有共同语言。但是既然你出来上大学,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和其他国家的人多交流,美国可是一个说英语的国家啊。”李行健说道。
不少中国留学生来美之前说着一门流利地家乡话,毕业后学会了三四种不同的中国地方方言;来美国之前微信里有500好友,毕业后的微信好友激增至1000人,然而依然没有Facebook或Twitter账号。多交中国朋友并没有错,毕竟大家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和成长环境,和有相同话题的同伴交流起来自然容易一些。不过可别为了追求舒适的社交方式而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一个独立却孤立的朋友圈。打破文化隔阂走进另一个群里中的确不容易,但是给自己设立一个积极的态度并不难。
暑假也别闲着

顾星迪 纽约大学学生会成员
“暑假我真的不敢闲着,学校三个月的暑假总不是全让你用来休息的吧?我今年的暑假在唱片公司实习,也因为这两个月的实习经历,毕业后很有可能得到全职offer,也是让我毕业后的路能越走越宽吧。”顾星迪说道。
毕业后回国工作并不是一件坏事儿,但如果你有一颗想在美国职场打拼几年的心,却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被动回国,是不是颇有遗憾呢?除了大学期间建立起来的社交网,暑期实习便是另一个让你毕业后轻松获得工作offer的垫脚石。 随着毕业大军人数的壮大,可别再以为是金子总能发光,纵使你是一块儿光芒万丈的发光石,只要被埋的够深,照样落得不见天日的下场。同学们,别让你的暑假时光变为朋友圈秀清闲的利器,抓紧时间未雨绸缪吧!
“经常问问自己出国留学为了什么”你是否想过以上这个问题?在你自己看来,出国留学是为了逃避中国高考的压力还是遵循父母的安排;是想追赶身边出国党的脚步还是为了获得作为一个出国党的优越感?如果你的思考依然停留在这几项答案中,那显而易见,还并不知道出国留学到底能给你带来什么。 无论你刚刚落地美国准备开始新生活,还是你刚刚毕业初入职场,这个问题你都应该好好思考。只有走在一条自己主动选择的道路上,你才能够看的深渊,活得明白。(来源:美国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