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新加坡寨卡暴发以来首日无新病例 当局吁继续警惕

2016年09月14日 09:57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档案照片(新加坡《联合早报》)
档案照片(新加坡《联合早报》)
(新加坡《联合早报》)

  中国侨网9月14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本地截至昨天(13日)下午3时没有再出现新的寨卡确诊病例,这是自两个多星期前境内暴发寨卡疫情以来,病例首次没有增加,至今受感染人数维持在333人。

  尽管如此,当局吁请公众继续提高警惕,共同采取措施预防伊蚊滋生,应对这场长期战役。

  卫生部长颜金勇和环境及水源部长马善高昨天(13日)在国会就共同应对寨卡疫情先后发表部长声明。

  马善高发言时强调,新加坡对抗寨卡和骨痛热症的主要策略是从源头着手防止伊蚊滋生,而这需要全民合作,在寨卡疫区外的各个住宅区到处喷雾不能有效灭蚊。

  他指出,只有在化学剂直接与伊蚊接触时,喷雾才会有效。但这意味着当局得在同一区经常喷雾才能灭蚊,因为蚊子能很快在积水中大量繁殖,雌蚊每次可产下300个卵。有鉴于此,定期喷雾并非可持续的病媒控制措施。

  此外,要有效灭蚊,也得确保使用正确化学剂和足量的喷雾枪。但若过量喷雾,蚊虫可能会对化学剂产生抗体,因此当局只在寨卡或骨痛热症疫区,或有大量成年伊蚊滋生的地方喷雾。

  今年首七个月,当局共清理了1万多个生蚊虫的积水处,约一半是在住家发现,约5%是在建筑工地。共有2200户家庭因家中有伊蚊滋生而被罚款。

  自今年3月14日以来,国家环境局已扩大执法范围,规定住家被发现有伊蚊滋生的住户,不论是否处于骨痛热症黑区,都面对罚款200元。

  马善高指出,尽管当局已采取多项措施预防伊蚊滋生,但鉴于各种外来因素,不可能杜绝伊蚊。

  他指出,骨痛热症病例在全球不断增加,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共有220万起病例,去年激增到320万起。此外,新加坡处于骨痛热症流行地区,共有四种骨痛热症病毒同时在传播,每当病例激增,病毒就出现变化。

  “伊蚊喜欢在有人的地方出没,在拥挤的地方生长,在清水中产卵。要减低骨痛热症和寨卡风险的唯一办法是防止蚊虫在积水滋生……每个人包括政府机构、业主、商家、居民和社区都有责任共同对抗骨痛热症和寨卡。这是保障寨卡不会广泛扩散的方法。”

  颜金勇在阐述如何做好长期应对寨卡的计划时也说,随着确诊病例和疫区增加,政府把应对重点转至病媒控制。

  由于八成患者不会有症状,加上新加坡本地已有伊蚊带有寨卡病毒,因此卫生部决定不再隔离病患。另外,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并非都须住院治疗,但政府会特别关注孕妇。

  颜金勇也说,目前尚未确定感染在新加坡本地传播的寨卡病毒类型者,病况会否比南美洲传播类型更严重,但卫生部已与科研人员展开讨论,相关的研究计划有望获全国医学研究理事会拨款资助。

  他认为,要断定寨卡感染的长期趋势还言之过早,尽管新增病例减少,但绝不容有自满心态,每个人都应警惕,防止伊蚊滋生。他说:“对抗寨卡的路预计很漫长,因为我国有伊蚊滋生。就算能控制住现在的疫情,我们还是得继续防范入境病例,因为寨卡病毒继续在包括本区域一些国家传播。我们在对抗的同时,生活还是得继续。我有信心大家同心协力,我们能成功管控疫情。”(李静仪 叶伟强)

【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