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留学潮”催生中国国际学校热 大钱花得值不值?

2016年10月07日 17:20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10月7日电 据欧洲时报网综合报道,老外是教师、体育课上学马术、为美国高考做准备……在中国,这已经是部分学生在中小学时代几乎每天都要做的事。这是因为近年来,中国已经掀起了一股“国际学校”热,相较传统中式应试教育,西式教育强调“快乐”教育为很多人所追捧。不过,由于学费昂贵、学生未来或难与中国国情接轨、缺乏监管等问题,关于国际学校的争议也颇多。

  国际学校在华发展迅速 中国籍学生超外籍生

  近年来,随着中西方各领域交流的不断深入,和中国海外留学生数量的增长,西方教育领域的一些经验不断进入中国,教育的全球化趋势和对多重文化背景人才需求的提升在中国催生了一股“国际学校”热。在国家政策、收入水平、教育环境等因素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到国际学校就读。

  有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5年,中国的国际学校数量从276所增加到546所,几乎增加了一倍,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占据了总数量的一半以上。预计5年之后,国际学校在华发展数量将达到1000多所,国际学校在读的学生数量也将目前的14.5万人左右将达到30至40万人。

  “国际学校近年来在中国大陆确实发展迅速,但学校情况已经有所不同。”北京耀中国际学校校长徐华接受欧洲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学校在早期,主要是为了解决外籍人员子女的在华受教育问题,招生群体主要是面对各国驻华使馆、外企在华人员的子女,目的在于向他们提供继续接受本国教育的机会,北京耀中国际学校就是其中之一。而如今中国的国际学校与以往有所不同,比如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校开始面向中国学生招生,其数量已赶超仅面对外籍人士子女的国际学校数量。

  公立学校压力大 国际学校学生:享受学习过程

  中国为什么会掀起“国际学校热”呢?

  一方面,这是因为近年来中国的“留学热”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不少中国家长很早就规划了孩子的未来,他们希望孩子在国际学校提前接触海外的教育、学习理念。

  另一方面,有分析认为,这种规划的根源在于许多人对孩子在普通学校中承担繁重课业的担忧,以及对一种更自由的课堂氛围的向往。正于北京世青国际学校读11年级的许多,曾在北京公立学校完成小学、初中学业,许多对曾经所读公立学校的印象是学业繁重,正因此,许多觉得自己的生活无趣,渐渐地变得沉默寡言、木纳、麻木,脸上几乎没了笑容。于是她的妈妈苗秀娟将其送去了国际学校。在那里,许多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不过这种“快乐”让很多人认为国际学校存在着过于宽松的问题,孩子们可能难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看似轻松、自由的国际学校中的教学方式并非不注重学业,这里的学生也需要付出努力,只是学习的方式不同。

  每年学费数十万元 大钱花得值不值?

  不过,想要让孩子就读国际学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因为在没有国家预算支持的情况下,运营一所民办国际学校的花费非常大,因此,国际学校的学费较公立学校的学费往往高出很多倍,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学费可达每年数十万元人民币。

  国际学校的学费较公立学校的学费往往高出很多倍,在北京,各所国际学校每年的学费几乎都在10至30万元之间。如此高昂的学费,送孩子去的家长多表示能够接受,而业内人士解释,为保证教学质量,办学成本非常昂贵。

  乔格(化名)的女儿乔乔和儿子乔齐(化名)都在国际学校读书,两个孩子每年的学费加在一起共25万元。但乔格算了一下,“如果除去每年放假的天数,每个孩子每天的学费大概是700至800元,再除以在学校的8小时,那么一个孩子的学费基本上是一个小时100元。”,乔格说,她的女儿在国际学校养成了非常好的人格,并把这种理念传输到弟弟身上,“我觉得非常值。”

  野蛮生长背后 专家吁加强行业内监管

  虽然国际学校已获得了不少人的认可,但随着中国国际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际学校进行学习,也出现了一些有争议。

  首先,其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离真正的中西融合式教育和培养多元化人才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少家长都希望,孩子在接受国际学校中具有特色的西式教育的同时,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并获得中式教育带来的良好知识基础。正因如此,也有人认为,选择国际学校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一种冒险,如果子女到了18岁时不能成功赴海外上学,或将来返华发展,那么他们对于中国的学习、生活方式的了解程度非常不足,势必会“水土不服”。

  另外,国际学校本身也存在问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会副秘书长宗瓦说,国际学校分为外国人创办的以外籍学生为主的学校,公办学校国际部和民办国际学校三类,“其中前两类基本都有报批并接受监管,而招收学生最多的第三类却比较混乱。”

  对于民办国际学校存在的乱象,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也有观察,国际学校在中国监管上是有空白的,“民办的国际学校按照私立学校在管理。而教育上,因为这类学校被要求要完成中国所有公办学校规定的课程,所以他们把课程列在课表上,但不会按课表教学。”

  陈志文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需要对国际学校进行监管,“首先要从法律层面重新定义国际学校,另外,也需要对相应政策进行调整,毕竟按照私立学校的监管标准,很多学校实际教授的课程体系是非法的。”

  对此,宗瓦表示,目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会的中学分会跟有关的专业组织在做有关国际学校的质量评估和认证,并已经在两所国际学校进行试点,今年年底把系统测试点完成以后,明年将大规模推广,所有的国际学校届时将接受专业的评估与认证。陈志文则表示,随着市场的发展,未来国际学校还将经历野蛮生长的阶段,但在未来的5至8年后,国际学校将面临一次洗牌,家长在选择国际学校时将更加聪明、理智。

【编辑:刘郁菁】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