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中国维和官兵:在利比里亚,我们每天巡逻18小时

2016年10月18日 17:31   来源:宁波日报   参与互动
字号:
来自宁波大榭的维和官兵在执勤。
来自宁波大榭的维和官兵在执勤。

  “虽然,我们远离祖国和亲人,但骄阳下我们挥汗如雨忙搬迁,大雨中我们齐心协力赶工期,满天星空下我们傲立哨塔;尘土飞扬里我们练兵强能……请领导、战友和亲人们放心,我们一定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今年2月,来自宁波大榭的6名官兵踏上了赴利比里亚的维和之路。7个多月过去了,大西洋彼岸的他们生活得好么?维和过程中遇到哪些新鲜事?日前,中国第四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大榭边检站执勤业务科副科长谭家海发回了他在异国写下的维和日记。

  透过日记,我们看到了维和之路的艰辛,也看到了中国军人不屈不挠、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和顽强作风。

  2月25日 星期四 晴

  30万件物资迁移

  “再见,北京;再见,亲人;再见,祖国”,带着出征时对亲人和祖国的不舍,带着对西非热带雨林的憧憬和好奇,带着对维和新任务新形势的忐忑和紧张,抵达利比里亚罗伯茨国际机场后走出机舱的那一刻,我们被扑面而来的湿热气浪拍打得无影无踪……

  我们没有想到,来到利比里亚的第一个大任务,就是将距离蒙罗维亚150公里的格林维尔营区换防合并至蒙罗维亚自由港新营区。

  格林维尔机场停机坪尘土飞扬,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没有来得及种植草皮的足球场。营区门口防暴队兄弟们列队欢迎,铁丝网上“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中文让人倍感亲切,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责任的重大。

  一想到格林维尔营区里33个待装的集装箱、49台“遍体鳞伤”的车辆、11个“蜗居”在水泥房的储水罐、大大小小的帐篷、发电机、监控设备、空调冰箱、蒸炉灶台、锅碗瓢盆、医疗物资等近30万件大小物资的迁移,再加上人生地疏,多支防暴队裁撤,任务的艰巨性不言而喻。

  3月4日 星期五 阴

  与身体极限抗争

  在蒙罗维亚,面临裁撤的尼泊尔防暴队还没有完成撤离和营地交接,我们分驻新营地的小分队为了争取早日建设,主动跟进协调、多方斡旋攻坚,顺利进驻自由港新营地比预计时间提前了20天。

  新营地建设是一场与烈日对抗、和时间赛跑、同自然斗争的较量。营区紧挨自由港区,开放程度高、防御工事比较陈旧、施工人员出入频繁,营区安全警卫的压力非常大,每天需要27人次警力进行营区警卫。在物资迁移告一段落后,我们加入了轮班值守的队伍,每班哨要值守8小时。这8小时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8小时,是高温炙烤的8小时,是蚊虫贴身“陪护”的8小时,是没有坐凳歇脚的8小时,是没有手机解闷的8小时。腰肌劳损、双脚浮肿、生物钟颠倒、内分泌失调……战友们身体似乎已达极限。

  4月23日 星期六 晴

  凌晨2点一片繁忙

  但集装箱的物资还要整理、新规划的板房还等着搭建、用来存放海运物资的大帐篷还没架设好、营区的电缆水管铺设等不起、保障生活用水的水车又该出发了……所以,凌晨两点的营区,可能是整片港区甚至是蒙罗维亚最热闹的地方,这里灯火通明,一片繁忙。

  防暴队的首长拿着手电查哨,队领导在监督跟进工作进度和建设质量,分队负责人在板房、帐篷上搭板盖布,还有三五成组的队员们奔走在各个物资点整理,肩抬手扛的物资数以吨计。

  在这里,我和我的队友们每天至少工作12小时,早已习惯了站哨、睡觉、劳动三位一体,无缝对接的作息,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

  4月28日 星期六 晴

  日均巡逻18小时

  等防暴队的日常勤务工作走上轨道后,等待我们的便是周一至周六平均每天长达18个小时的巡逻工作。我和战友们每天要穿戴防弹衣、携带冲锋枪,随身装备重达30公斤,早上6点不到就出门巡逻,晚上11点多才能回到营区。吃饭都是在车上或途中快速解决的,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

  由于利比里亚的气候和土壤不适应种植国内植物,远洋运输也难有新鲜蔬菜,队员们每天的伙食就是咸菜和土豆。在高强度的工作下,我和队友们都瘦了十几斤。周日,队员们有半天的休假,但他们基本上是“假休人不休”,不是在进行勤务工作总结,就是学习国内重要会议精神,或者作为义工帮助当地进行战后重建。

  9月21日 星期三 雨

  工作受到总统赞誉

  一晃7个月过去了,距离上次日记已经间隔了近5个月。

  这期间,我们经历了利比里亚旱季和雨季的交替,适应了烈日骄阳和大雨倾盆如注的变换无常;经受了分驻格林维尔、解放军运输连、自由港新营地三地安全管理的考验,顺利完成了人员、物资归建。

  这7个多月,我们苦干实干、开荒创业,一处处营房设施在新营地拔地而起;这7个多月,我们忠诚担当、履职尽责,圆满完成了定点驻守、总统级贵宾安保警戒任务、营区自卫、联合巡逻等勤务,得到了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特别代表、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及利比利亚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我们清楚,赞誉的背后是指挥官废寝忘食的反复推演,是战斗队员挥汗如雨的训练。我们骄傲,是因为我们有一张共同的名片———中国第四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