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英双语心理咨询师紧缺 留学生却望洋兴叹
中国侨网10月20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当几乎所有为华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机构都众口一词地苦叹双语咨询师难寻时,大批心理专业留学生也因工作难找而不得不转行或回中国发展。
对此,劳资双方均表示,造成困境的原因是留学生更难凑齐考取咨询师执照所必需的3000小时实习时数。不过,王嘉廉小区医疗中心心理健康部桥梁计划主任陈茂全指出,日前启动的纽约市心理健康服务队有望解决此难题。
纽约市成立了全美首支心理健康服务队,将招聘400多名专业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成瘾治疗师、社工等,进入小区机构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陈茂全表示,这一消息不仅是心理疾病患者及家属的福音,也令类似王嘉廉小区中心等为少数族裔提供心理治疗、咨询的医疗机构看到结束“人才荒”的曙光。
“纽约已有不少专为华人服务的心理健康机构,但寻找会说普通话、粤语的执照咨询师一直是我们的最大难题。”
在劳工市场,很多学习了两年甚至六年的心理学专业留学生,也面临在纽约找不到工作的窘境。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临床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周晌昀指出,和自己一样今年5月毕业的同专业同学几乎都已转行或回中国发展,只有他目前在纽约心理健康协会做热线接线员,负责初步解答救助者的心理问题、转介给专门机构等。
普听话、粤语均非常流利的周晌表示,之所以不能应聘王嘉廉等机构急缺的双语心理咨询师,是因为该职位要求的心理咨询师执照,在考取前需先攒够3000小时实习经验,这是对纽约人生地不熟的华裔留学生很难做到的。
“3000小时几乎是两年的全职工作时数,资源甚少的留学生们很难找到有这样职位的机构,就算找到,也是无薪的。”因此,很多留学生都因无法凑够3000小时而拿不到执照,不得已选择转行或回国。
对此,陈茂全指出,纽约市心理健康服务队的建立很可能解决此难题,因为该服务队队员由纽约市政府招聘、发薪,其中部分人的主要工作是进入小区提供初步心理咨询服务,因此并不需要执照。“而且该项目还特别重视服务少数族裔,华裔留学生应充分利用语言优势申请,积攒实习时数与经验,为成为真正的心理咨询师打好基础。”(高梦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