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澳籍华人画家姚迪雄:画马是我一生的追求

2016年10月20日 13:42   来源:新疆日报   参与互动
字号:
姚迪雄
姚迪雄

  姚迪雄是一名澳籍华人画家,今年67岁的他拥有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理事、中国马业协会高级艺术顾问、中国马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澳华土著艺术研究会主席等头衔。他出生于乌鲁木齐,成长在天马的故乡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每天早晨将他从睡梦中唤醒的不是雄鸡的高歌,而是草原上骏马的嘶鸣,从小与马为伴的姚迪雄与马结下不解之缘,曾从事油画、版画、水粉画等形式创作的他,现主攻中国画,以马画为终生题材。

  2016年8月16日,姚迪雄“一带一路·扬鬃奋蹄”画展在乌鲁木齐美术馆开幕。记者在展馆看到,《八骏争辉》《春风得意马蹄疾》《快马加鞭》等一幅幅作品中,马儿们或静立草上、或奋力奔驰、或转身嘶鸣,每一匹马都各具神韵。“艺术家要有自己的风格,在艺术天地里,骑着自己的‘马’奔跑。马,线条健美,眼睛明亮,个性善良,可以一跃千里,充满着一种奋勇直前的精神,画画是我的职业,画马是我一生的追求。”10月16日,姚迪雄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姚迪雄汗血宝马系列画作
姚迪雄汗血宝马系列画作

  天马故乡与马结缘

  姚迪雄的母亲是俄罗斯族,父亲是浙江湖州人,三岁时全家从乌鲁木齐搬到伊犁,很小的时候,他就被大人抱上马背体会骑马。五岁的他,临摹了艺术生涯中的第一幅马画。

  “我母亲喜欢用缝纫机轧出窗帘和台布的花边,记得母亲让我用复写纸在白布上复写的第一个图案就是一匹小马,一匹昂着头,一个蹄子踢起来,站在草地上的一匹小马。就这么一个图案,在我生命中留下了非常重要的印记,就是这匹小马一直让我画到了今天。”姚迪雄回忆道。

  一幅不足巴掌大的临摹画,点燃了幼年姚迪雄的绘画梦想,从此姚迪雄开始了画马的生涯。当时整个中国都处于物资贫乏的阶段,笔墨纸都比较缺,姚迪雄就在报纸上、旧书上,甚至自己和同学的课本上画画。

  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姚迪雄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的潘丁丁,于是开始了他人生中最狂热的学画时期。

  “潘老师给我们做了八个月的美术老师,他一到学校就发现了我,觉得我是一个可塑的孩子。所以在每个礼拜一节美术课后,就带我到伊宁市的汉人街、伊犁河畔等地去写生。”姚迪雄说。专业老师的指导,加上大量的外出写生,让年仅12岁的姚迪雄掌握了扎实的绘画基础——速写。

  然而姚迪雄的绘画之路并不平坦。1966年,在他的绘画刚刚起步的时候,一家六口人被下放到兵团农场。清贫艰苦的生活,高强度的劳动,没有消磨16岁少年对绘画艺术的向往,他不停地画马。八年的农场生活,姚迪雄画了100多本速写,每本100页。

  潘丁丁老师送给姚迪雄的《动物画技法》被姚迪雄临摹了三遍,尤其是马的部分。“通过这个,我从解剖学上了解了马的骨骼、肌肉。但是要真正画好马,就要骑到马背上,去感受马在奔跑时急促地喘息,体会它那种向上、拼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紧贴着马的肌肤,你会感觉到马的肌肉在运动时哪一块是鼓起来的,哪一块是被拉长的,体会马的肌肉、骨骼是怎样在皮下伸展、收缩、运动的。体会到马静止时和运动时不同的状态,你才能表现出马的内在和外在结合起来传达出完美的形象与精神。你画出来的马才是有内涵的马,有生命的马。”姚迪雄说。

  让中国画在澳洲生根发芽

  1979年,姚迪雄全家前往澳大利亚。于是30岁的姚迪雄,漂洋过海来到了赤道以南的澳大利亚。

  “当时要离开新疆的时候我就想着是带着西洋画的技艺到澳洲打天下呢,还是用中国画的形式走今后的路?”姚迪雄最终决定,找到东西方艺术结合的点,让中国画在澳大利亚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即便是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也要把它变成百分之百的现实。”

  经过考察研究之后,姚迪雄决定选取澳大利亚三宝之一的袋鼠来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在澳大利亚有很多人用油画及速写的形式表现袋鼠,但是还没有人用笔墨在宣纸上来画袋鼠。我的老师黄胄是以画毛驴著称的,他用中国画技法画了大量的毛驴,我想袋鼠的毛皮和毛驴的毛皮非常接近,就尝试用国画形式画袋鼠。”姚迪雄说。

  1983年的12月,姚迪雄踏上了第一次环澳旅行的征途。经过一个半月的时间,姚迪雄走遍了澳大利亚的七个州,近距离接触了袋鼠。1984年3月1日至1985年3月1日,他闭门作画,“我每天每夜不停地画,手腕疼得没办法,最后用绷带勒得都没有知觉了。”他把环澳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当地最有代表性的自然风光,运用中国画的形式在63米的宣纸上表现了出来,而其中的灵魂是200只袋鼠。1985年4月3日,姚迪雄带着他的《200袋鼠图》(后增至《2000袋鼠图》)回到了中国,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

  此后,姚迪雄的《200袋鼠图》还曾在澳大利亚政府庆祝建国200周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省建省150周年等重大活动中展出。姚迪雄和他的《200袋鼠图》在澳洲艺术界引起巨大反响,人们开始关注这个来自中国的画家,开始关注中国画。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省前艺术部长瑞斯麦弗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很欣赏姚先生的双百袋鼠图,我给像姚先生这样的移民艺术家高度评价,因为移民艺术家们的艺术作品丰富了澳洲的艺术表达,姚先生的袋鼠图以中国画的笔法和技巧与西方绘画技术成功结合,画出了单以西洋画无法达到的视觉和艺术效果。”

  “我在第一次环澳旅行时发现了澳洲土著这一特殊的题材,想还原他们在这块土地上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生活状态。”历经18年的构思,姚迪雄于2001年完成了一幅气势磅礴,描绘澳洲土著文化的百米长卷中国画——《人与自然·澳洲魂》。2002年底为庆祝中澳建交30周年,此画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家乡是永远的牵挂与眷恋

  随着《2000袋鼠图》《人与自然·澳洲魂》的相继问世,姚迪雄的全球画展也拉开了序幕。带着他心爱的马画,从1985年至今,他已经在世界各地举办了160多次画展,其中在中国举办了120多次。“在创作这两幅作品的时候,我从来没有间断过画马,所以马画一直伴随着我。”

  2016年9月26日,为庆祝中国侨联成立六十周年,第三届世界华人华侨书法美术展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拉开序幕。姚迪雄代表华人华侨现场捐赠自己的马画,作为贺礼。

  “画画是我的职业,画马是我毕生要做的事情,在中国侨联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作为海外游子,我能把我的画捐赠给中国侨联,捐赠给祖国,是非常高兴的一件事。”姚迪雄说。

  姚迪雄的微信里,经常会发些推介大美新疆的微信。其实当初移民到澳大利亚,途经香港时,姚迪雄还曾经策划组织过一次新疆画家作品联展,展出了克里木、龚建新等新疆名家的画作,“那次画展在香港引发了人们对新疆的关注热潮,很多人看了画展后,表示一定要到新疆去看看。”家乡,是姚迪雄心中永远的牵挂与眷恋。姚迪雄的画作曾多次为家乡进行捐赠拍卖,1996年,姚迪雄通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了10幅画,筹集20万元在阿克苏建设了一所希望小学。

  2008年,姚迪雄公益认养了一匹普氏野马——姚旋风,从此普氏野马走进了姚迪雄的绘画中,成为他画马的题材之一,也因此,姚迪雄结识了被誉为野马女孩的野马研究员张赫凡。听说张赫凡生病了,今年姚迪雄从澳大利亚回到新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这位老朋友。在姚迪雄的沟通与帮助下,中国马业协会邀请张赫凡前往北京疗养治病。

  近些年来,基本上每一年的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姚迪雄都会赶回新疆参加,“我想让更多的人看到伊犁的美景,向大家推广新疆丰富的旅游资源,希望家乡越来越美,发展越来越快。”姚迪雄说。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