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卡昂开幕 中法共同见证历史

中国侨网10月24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10月22日,《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法国卡昂和平纪念馆正式开展。这是南京大屠杀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后首次在欧洲展出,部分内容首次在海外展出。中国驻法国大使翟隽、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以及卡昂市长布鲁诺、卡昂和平纪念馆馆长格里马尔迪等100多名中法嘉宾出席开幕式。
此次展览,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国人权研究会、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法国卡昂和平纪念馆承办。此次展览共设置四个部分,分别为日军在南京的屠杀暴行、欧美人士救援难民、西方媒体早期报道、中外人士共筑和平。展览面积800余平方米,共展出270余幅历史照片、50余件展品和视频资料。
据张建军介绍,展览用“见证历史的镜头”作为设计理念,从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的摄影机引入主题,向观众讲述79年前发生在南京的一场常常被西方世界所忽视的历史浩劫。展览立足史实,以欧美人士的视角为切入点,挖掘细节,讲述故事,重点通过当年身处南京的欧美教授、传教士、医生、记者、外交官或商人的日记、书信、文件、照片以及影像,原文呈现第三方档案,展示欧美人士共同见证的南京大屠杀历史。展览最后以中国设立和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以及紫金草的故事结尾,表达中国人民以史为鉴、维护和平的心声。

翟隽表示,展览既体现了卡昂纪念馆一贯的专业水准,也表达了卡昂人民对同遭战争惨祸的他国人民的关注和同情。他强调,南京大屠杀已经铭刻在中国人民和全人类的记忆中。历史不会改变,历史不会被遗忘,历史可以昭示未来。铭记战争的残酷才能理解和平的宝贵。“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永享和平”。
布鲁诺表示,此次展览的举办让法国及欧洲民众意识到,二战实际上是从1937年中国战场开始的,中国人民在这次战争中饱受摧残和牺牲。展览也展示了侵略战争是如何发生的,这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以史为鉴,避免战争灾难的再次发生。格里马尔迪表示,展览呈现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史实,真相不容否认。展览再次表明,二战中平民的死亡多于士兵,守护和平弥足珍贵。

展览开展当日就吸引了大批的当地人参观。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风华正茂的青少年,还有被父母带领的儿童,都被展览内容所震撼。
阿兰·乐木瓦涅-威尔麦耶是卡昂人,写过不少书介绍卡昂当地的历史特产等,他对记者表示,他不是第一次听说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但是当观看了展览后仍然被日军的暴行震惊,心灵受到很大震动。“我也很自豪,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法国人与受害的中国人站在了一起,为挽救那些无辜的生命尽了力量。展览会让更多人的法国人铭记那段历史。”
在开幕式上,卡昂和平纪念馆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签署了友好协议书,双方约定今后将保持人员往来,继续开展合作。据卡昂纪念馆介绍,该馆计划于2017年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之际,组织一场国际研讨会,探讨包括中国抗战在内的二战历史。
据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曾先后到旧金山、名古屋、佛罗伦萨、莫斯科等30多个国际城市举办展览。这次展览,是该馆首次在法国举办大型展览,旨在促进欧洲社会特别是法国民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了解。(黄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