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模范少数族裔”难逃歧视 美华裔维权意识觉醒

2016年11月02日 11:23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国际先驱导报11月1日报道 近日,美国白宫请愿网站上一项呼吁禁播煽动抢劫歌曲的请愿已成功收集超过10万人签名,因此白宫将必须就此作出回应。

  请愿者认为,美国饶舌歌手YG的《遇见劫匪》像“分步骤蓝图”一样,“煽动更多罪犯针对华裔家庭”,因此呼吁白宫“禁止在公众媒体上播放这首歌,并调查作者的法律责任”。

  同时,还有不少美国华裔团体针对此事接连举行“反暴力要安全”维权游行,YG最近的几次演出也遭遇抗议。一名抗议活动组织者表示,作为美国社会一分子,在美华裔需要站出来保护自身权益。

  请愿成功意味着白宫必须在60天内就此事发表官方评论。不过报道认为,依照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对言论自由的保护,这首歌不太可能被禁。不过,这首歌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华裔在美国人心中的形象。

  华人屡屡成为暴力犯罪受害者

  今年以来,全美各地频频发生以华人为目标的暴力犯罪事件,费城有60家中餐馆被抢,80名华人被抢;亚特兰大有歹徒持枪半夜到华人家里进行抢劫;纽约有华人老人在街头遭暴力打死;休斯敦的中国城等地区也相继发生了50多起公开抢劫事件,斯普林市的华人餐馆老板被抢劫犯枪杀。

  在此背景下,YG创作的《遇见劫匪》在视频网络“优兔”(YouTube)上面公开发表,引起华裔社区强烈抗议。

  10月15日,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暴力要安全”游行示威活动在全美多个大城市相继展开。当天下午近200名华人聚集在休斯敦最繁华的商业街甘乐瑞的主要干道边,打出了“反对针对华人社区武装抢劫”的标语,喊出了“反暴力要安全”的口号。

  因为亚洲面孔,华裔成为“最佳抢劫目标”,同样因为亚洲面孔,华裔被习惯性地认为不懂政治。最近,美国电视节目播侮辱亚裔的节目也是引得美国亚裔的共同愤慨:美国福克斯电视台新闻频道政治评论节目—— “奥莱利实情”于10月3日晚播出了一段在纽约华埠街头采访的视频,期间38岁的主持人杰西·沃特斯手持话筒,向多名亚裔面孔的人(多数是华裔)提出具有种族歧视意味的问题,包括你会不会空手道,你问好的时候需不需要鞠躬,你摊上卖的手表是不是假货等等,诸如此类,几乎把所有和亚裔有关的刻板印象都混淆在一起。特别是他对两位明显不懂英语的老年华人提出关于总统选举的问题,把他们的无言以对当笑料,有点良知的人都觉得实在过分。节目播出后恶评如潮,另一档专门以喜剧形式针砭时弊的新闻节目《The Daily Show》也派出一位华裔记者罗尼·钱到纽约华埠采访了一群美籍亚裔,既有美国出生的亚裔,也有听口音是中国出生的移民,他们对美国大选政治十分了解,侃侃而谈,对沃特斯的视频进行了有力的回击。

  美国人对华裔态度矛盾

  这些针对亚裔特别是华裔的种族歧视事件,正表现了美国人对于亚裔的两种矛盾的态度。美国是个移民大国,绝大部分人本来就是移民或者移民后代,他们对于华人的态度因人而异,很难一概而论。总的来说,美国文化中,一方面,亚裔有“模范少数族裔”的称号,工作努力、勤奋上进、守法遵纪等等;另一方面,亚裔的传统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有显著不同,让一些美国人感到陌生,才会出现以上那些种族歧视亚裔的事件。

  有意思的是,美国人对亚裔所谓的“模范少数族裔”的印象,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慢慢形成的。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亚裔都是美国的“二等公民”,甚至没有投票权。二战后战败的日本迅速恢复,和中国与印度等亚洲各国摆脱西方殖民主义的控制,引发了一些美国社会学家的思考。其中一位叫威廉·彼得松,在《纽约时报》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把日裔美国人和华裔美国人的成功归功于东亚文化中强烈的家庭观念和勤奋的工作作风,文章获得广泛认同,这个印象就这样逐渐固定下来,到了新千年后,就几乎成了一条毋庸置疑的科学定律。

  亚裔对于这个印象一开始是很支持的,毕竟过去200多年来,亚洲深受欧美殖民主义之害,因为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一系列美国参与的战事都发生在亚洲,美国人对于黄皮肤的亚裔充满了偏见,任何有利于提高亚裔整体形象的理论都受到亚裔欢迎。

  可是,近几年来,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质疑这个理论。首先,把亚裔作为模范与其他少数族裔如非洲裔和南美裔相比较,而提出其他族裔不能成功的原因纯粹是他们自己不努力而造成的,实际上等于否认了种族歧视对少数族裔成功的巨大阻碍,使得白人不必为他们的种族歧视感到内疚,也否认了亚裔在生活中还是要面对种族歧视的事实。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曾一直强调“种族色盲”的理论,要以同样的高标准对所有人一视同仁,要把种族问题变成美国文化中无关紧要的一点,这个理想的出发点是美好的,也的确值得努力去达到,可惜现实就是人人都或多或少有种族歧视的观念,有色人种对此毫无选择。这次总统辩论中希拉里也提到了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Implicit Bias”(隐性偏差),正是形容即使我们非常努力地去除种族的观念,内心还是会存有歧视,而导致行为上对各个种族做出不同的反应。

  而且,“模范少数族裔”这个印象也非常片面,超过半数的华裔居住在收入远高于美国其他地方的加州、夏威夷和纽约州等,所以他们的收入虽然高,但只能说和本地水平相符而已,并不能作为他们收入高于其他族裔的证据。而且许多亚裔都是通过留学来到美国的,他们教育程度本来就比较高,收入高也很自然。而那些以难民或者家属身份来美的亚裔因为语言不通,一到美国就面临着生存挑战而生活在贫困线下。还有那些跻身中产阶级的中国餐馆小业主,包括他们的家人,工作时长都比一般的美国人长得多,挣的是血汗钱。如果只是拿同工的亚裔和其他美国人比较,亚裔的收入实际上甚至较低。

  “模范少数族裔”遭遇不公待遇

  亚裔还得对“模范少数族裔”这个标签在下一代的成长上付出代价,亚裔在申请大学时需要面对更高的标准,亚裔学生的美国高考成绩要高于非亚裔申请人几十分才能入选,这是近年来华裔美国人努力抗争的不平等待遇。

  这是因为为了避免亚裔学生数量太多,许多美国大学都在暗地里实行“种族配额”,因为亚裔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低,导致即使比其他族裔优秀很多,也在申请大学时要为其他族裔让位。这又回到了上述的问题:许多亚裔家庭本来文化就高,他们的孩子却要因为他们的种族被区分对待,所以有些学生为了避免被“反向歧视”,故意在入学时把自己的族裔写成“多种族”,实为无奈之举。这个高标准也给许多亚裔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拿不到A就感到人生无望,为了学习而忽视其他社会技能的提高,从反面来进一步加深了美国人对华裔的偏见。

  亚裔还得面对职场上的“玻璃天花板”(或者戏称为“竹子天花板”),也是因为“模范少数族裔”的标签让美国人觉得亚裔都能干活,但是不善于抱怨、不善于创新、没有个性,甚至太过谦和,以一团和气为重,以至于不能胜任领导工作。

  全美财富500强公司中,只有8个公司的CEO是亚裔,这相比在麻省理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这样的顶尖大学里超过35%的学生都是亚裔的数据来说,实在非常不合理。亚裔即使进入了领导层,仍然需要面对“外来者”领导“本地人”的尴尬。据《财富杂志》的调查,相对于25%的亚裔受访者,仅有4%的白人受访者认为亚裔遭受了职场歧视,这说明多数白人并没有意识到亚裔所面对的障碍。

  和所有少数族裔一样,亚裔在美国也要面对种族歧视问题,过往的历史也证明了,亚裔仅仅靠个人努力、勤奋工作而达到富裕,或者通过学习和融入美国文化,并不能彻底消除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亚裔只有联合起来,积极参与政治讨论,共同发声,才能改变亚裔隐忍的形象。而从这次的全美多个城市“反暴力要安全”的游行,以及今年2月为了声援纽约华裔警察梁彼得而展开的全美40多座城市同步举行的大游行都可以感受到华裔自身维权意识的觉醒。(本报特约撰稿发自芝加哥)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