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纽约华社小学学生集体身体不适 疑为病毒感染

2016年11月03日 15:02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华裔小姑娘和家长相继登上救护车。(美国《侨报》/高诗云
华裔小姑娘和家长相继登上救护车。(美国《侨报》/高诗云 摄)

  中国侨网11月3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毗邻纽约布鲁克林八大道、华裔学生比例超过80%的公立160小学当地时间11月2日出现大规模学生集体不适事件,数十名小学生接连两日内不明原因出现腹泻、呕吐、反胃等症状,引起各界高度警觉。大批紧急救助车辆在校外严阵以待,校方则挨个致电发病学生家长前往学校将孩子领回,其中症状最严重的一名华裔女生在家人陪伴下被送往玛摩利医院诊治。160小学随后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公告,宣布取消2日下午全部课外活动,并呼吁学生家长阅读市卫生局发布的“诺如”病毒防治指南,疑似此次事件因该病毒作祟引起。

  近50名华裔学生集体爆发身体不适,校方要求家长领回子女

  位于布鲁克林汉密尔顿高速路(Fort Hamilton Pkwy) 5105号的160小学紧邻八大道华社,是布鲁克林公校中华裔学生最集中的一所,占比高达80%以上。2日上午11时许,160小学大批学生不明原因上吐下泻,校门附近迅速拉起警戒线,十余部警车、消防车和救护车火速赶往学校附近,严阵以待。

  据悉,共有16名学生2日集体在校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反胃、恶心、腹痛等等。然而就在前一天(1日),该校也有至少30名学生出现类似症状。2日再次发生异常后,校方分别致电生病学生家长,让他们赶往学校将孩子接回家看护。对于三四名状况较严重的学生,校方要求家长到校判断是否需要送医,如家长拒绝即可将子女直接领回。

  年幼的华裔女生杨诺怡(音译)不巧就成了中招学生之一。据接她回家的奶奶介绍,孩子母亲接到学校电话,于是让她赶来把孙女领走。小诺怡回忆,当天到校吃完早饭后才开始腹痛,拉了几次肚子,不过没有呕吐。“想上课,不想回家,”小姑娘闷闷不乐地说。

  下午1时许,一名呕吐症状最严重的华裔女生在母亲和多位急救人员的陪伴下乘上救护车,前往附近的玛摩利医院接受诊疗。从学校门口到救护车的几步路上,小姑娘由妈妈牵着手,神色恹恹,一言不发,孩子母亲也是满脸焦急,快步而行。据悉,其他出现不适的学生均悉数被家长领走。

  情况发生后,不少子女没有出现异常的家长也闻风赶到学校,希望将孩子接回家。儿子正读4年级的王先生表示,学校没有给健康学生的家长们打电话,自己是接到朋友电话听说出事才匆忙赶来,“万一是传染病呢?赶紧接走才放心。”最初校方拒绝了家长领走健康学生的要求,表示学生应正常上课,但随着时间推移,也有部分家长顺利接走子女火速离校。

  在家长们心急火燎的同时,消防局有害物质清除小组(Hazmat Team)也开赴校园内搜查,但并未发现可疑危险物质。市卫生局(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Mental Hygiene)与教育局正在就此事件展开调查,并对整个校园进行消毒,预防疾病。据悉,160小学3日将正常上课。

  学校发公告,“诺如”病毒或为病因

  此次集体不适症状爆发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可知,但据有关机构表示,学生们的症状与俗称“肠胃流感”(stomach flu)的“诺如”病毒(norovirus)基本一致。2日晚些时候,160小学也在学校官方网站上发布公告,宣布取消当日下午的所有课外活动,并呼吁学生家长阅读市卫生局发布的诺如病毒防治指南,做好安全措施。

  该指南介绍,诺如病毒在冬季校园内十分常见,容易引发呕吐腹泻。虽然该病毒有着“肠胃流感”的绰号,但其实不是真正的流感,不属于呼吸系统疾病。诺如病毒引起急性胃肠炎,通常病症并不严重,大部分患者可在1到2天内好转。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以食物中毒和感染性接触为主。食用病毒污染过的食物和水、先摸沾有病毒的门把手再摸嘴部、直接与病患接触(例如共同餐具、分享食品等)都可能感染诺如病毒进而发病。

  纽约市卫生局提醒广大学生家长,防治冬季肆虐的诺如病毒可从三方面做起:其一,便后餐前勤洗手,最好监督子女使用香皂并烘干;其二,沾染呕吐物或粪便时立即清理消毒,以防污染;其三,一旦出现病症应待在家里直到康复,在校发生不适的学生应被送回家中。

  同时,市卫生局也表示如果家长对子女的健康状况有疑问,应当及时联系学校护士或保健提供方。(高诗云)

【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