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陈秉心:半生矢志随革命 爱国精神三代传(图)

2016年11月17日 16:43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山籍爱国华侨、同盟会会员陈秉心的外孙李业飞向记者展示他珍藏的玻璃底片。(南方日报记者
    中山籍爱国华侨、同盟会会员陈秉心的外孙李业飞向记者展示他珍藏的玻璃底片。(南方日报记者 何伟楠 摄)

  每天下午时分,澳门高士德大马路人头攒动。马路的尽头,以红砖砌成的红街市大楼,矗立在高楼环抱中,显得格外醒目。

  1938年建成开市,营业70余载,红街市如今已是唯一被列入澳门文物名录的街市建筑,却仍是澳门人气最旺的街市。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记得78年前红街市开市的情景;那一年,红街市却见证了爱国华侨陈秉心在澳门留下的无数踯躅、苦痛的脚步。

  一百多年前,香山少年陈秉心从故乡三乡古鹤出发,经由港澳,远渡重洋前往日本神户谋生。在那里,他开始接触孙中山革命思想,先后加入兴中会、同盟会等,并一直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浪潮中,以陈秉心为代表的诸多中山籍爱国华侨,戮力同心支持革命,成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成功背后的重要推动力。

陈秉心旧照。(受访者供图)
陈秉心旧照。(受访者供图)

  楔子

  老照片上初见外祖父

  20岁进入澳门日报工作,今年72岁的李业飞已经头发花白,仍然供职于此。

  退休前的时光,节奏渐渐慢下来,偶尔有时间,李业飞会去红街市走走。“母亲生前也常常一起来这里,寻找外祖父当年的住所。”但是,因为年代久远,街道早已不是当年模样,李业飞说,直到母亲去世,自己始终没能找到她记忆中的那个地下单元。如今,外祖父当年在澳门居留的确切住址,也许永远成了一个谜。

  澳门新桥区的家中,李业飞从书房中搬出一个个箱子,里面装满了精心封装好的老照片和泛黄的纸质材料。这些材料的主角,是他的外祖父陈秉心。早年的多次搬家中,母亲陈月新一直对这些“百宝箱”视若珍宝,搬到哪里就带到哪里,家人有些不解。

  时至今日,李业飞才能体会到她的良苦用心。李业飞生于澳门,也一直生活在澳门。他出生时,外祖父已经去世多年,这些留存至今的影像,构成了他对素未谋面的外祖父的唯一印象。

  “百宝箱”中,有一张黑白玻璃照片颇为难得地保存下来。照片虽有部分破损,但人物影像依然清晰。照片拍摄于1913年3月13日的日本神户,孙中山坐在前排中间,百余名革命同仁分四排站立共同合影,陈秉心亦在其中。多年前,当母亲从床下翻出一只尘封已久的行李箱,拿出这张老照片,李业飞才第一次见到外祖父的样子。

  1879年2月23日,陈秉心出生于中山市三乡镇古鹤村,年轻时远渡日本神户经商。据陈月新生前口述,当年,陈氏家族中许多人都东渡日本打拼,十六七岁时,为了谋生,陈秉心从三乡古鹤出发,先取道澳门前往香港打工赚钱。不久,他从香港登上了东渡的轮船,最终抵达日本神户。

  以做小买卖为生多年后,陈秉心跳槽到了著名的日本神户东方酒店(Hotel Oriental)工作。在那里,他开始结识众多广东籍日本华侨商人,这也成为他后来追随孙中山、支持中国民主革命的引子。

  寻迹

  漂洋过海追访先人往事

  澳门家中,李业飞在每个房间中都开辟了一个书房。这些年,他潜心搜集的孙中山、陈秉心相关史料,已经逐渐将每间书房填满。这些史料,大部分是从母亲遗物中整理出来的,一些照片,则是漂洋过海从台湾亲戚手中“索要”而来的,李业飞对它们视若珍宝。

  2010年,李业飞携全家到访日本,特意前往神户华侨历史博物馆查阅陈秉心相关史料,探访先人革命足迹。令他惊喜的是,馆内陈列着的一张照片,竟然与家中珍藏的那张合影一模一样。

  1895年底,第一次广州起义因计划泄露而失败,孙中山逃亡海外,经澳门、香港首次踏足日本神户。在神户,孙中山与当地华侨及日本友好人士广泛接触,宣传救国思想,建立革命组织,并在日本侨界得到了广泛响应,陈秉心也是其中一员。借助在东方酒店任职的便利,陈秉心接触众多广东籍爱国侨商。1905年,在华侨志士陈鑑周、黄楚珩的推荐下,27岁的陈秉心加入同盟會,从此开始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事业。

  民国成立后,民主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欧美、日本、南洋等地华侨慷慨捐资,资助孙中山购买枪炮弹药及军需粮饷,支持“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陈秉心与众多神户爱国侨商一起,踊跃捐资助力革命。

  “孙中山驻留日本期间,父亲经常下班后就乘坐火车(从神户)到东京,第二天一早又赶回神户上班。”根据陈月新生前的回忆,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时,陈秉心曾为他积极筹款。1916年1月,陈秉心参与组织中华革命党神户支部,参与党务管理,并筹集公债资助革命。

  传承

  力促区域文化研究与交流

  1931年11月,陈秉心因触怒日本反华势力,遭到神户三宫警察署逮捕,被拘留两个多月。次年3月,在革命同仁协助下,陈秉心返回中国。回国后,社会动荡不安,生活困顿,陈秉心身体健康也每况愈下。1938年,忧愤之中,陈秉心抱病到澳门寻医,租住在红街市附近的一个地下单元内。次年,他返回中山三乡古鹤,在那里逝世,享年61岁。

  李业飞表示,曾经相当长的一个阶段,陈氏后人对陈秉心的研究并不多,甚至很少提起。作为追随孙中山革命半生的爱国华侨,陈秉心的革命往事被尘封在行李箱中。辛亥百年纪念日以后,李业飞开始思考,“作为孙中山追随者的后人,作为一个爱国华侨后裔,我能为孙中山思想研究和传播做些什么?”

  “孙中山讲过,‘华侨为革命之母’。爱国华侨当年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的历史往事,已然是孙中山思想内涵的组成部分。”李业飞表示,与严肃的历史研究不同,爱国华侨有血有肉的故事,拥有其独有的、生动的方式来解读历史,解读孙中山思想。而作为孙中山追随者、爱国华侨的后人,自己应该贡献一份力量。

  最近,李业飞在探究一张百年老照片的文化价值。照片从已经过世的父母手中传下来,由陈秉心的后人拍摄于1917年。虽然影像已经褪色斑驳,但是仍能一眼看出,所拍摄的正是极具标志性的孙中山故居。它完整地记录了当时孙中山故居的容貌,院门前的平地上一棵大树枝叶茂盛,甚至还能清楚地看到故居庭院内那棵由孙中山亲手栽植的酸子树。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原馆长、本系列报道学术顾问萧润君表示,在1917年,能够使用移动的摄影设备拍摄完整的孙中山故居,并将影像保存至今的,其文化价值不言而喻。这张照片是目前已公开的最早、最完整地记录故居面貌的照片之一。采访中,李业飞通过南方日报首次公开了这张珍贵的老照片。

  研究为了了解,更为传承。2011以来,李业飞先后以中华文化交流协会理事、爱国华侨后裔的身份,在大陆及澳门刊物上发表文章,披露陈秉心的生平往事。通过中华文化交流协会,他也积极组织和协助港澳台地区与大陆之间举办孙中山文化交流活动。李业飞的身份,正在从一位华侨后人向一名孙中山思想研究者、传承者递变。(南方日报记者 何伟楠 伍杰)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