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香港大学发现寨卡病毒新疗法 有望减少并发症

2016年11月21日 08: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当地时间2016年9月12日,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工作人员发放材料并喷洒灭蚊剂,当地出现一例旅游相关寨卡病例。
    当地时间2016年9月12日,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工作人员发放材料并喷洒灭蚊剂,当地出现一例旅游相关寨卡病例。

  中新社香港11月20日电 寨卡病毒困扰全球,香港大学(港大)医学院20日公布,其微生物学系研究团队发现寨卡病毒新疗法。他们在动物实验中使用干扰素疗法,发现能有效压抑小鼠体内的寨卡病毒并减少炎症,小鼠的存活率也大幅提高。

  港大表示,寨卡病毒已传播至全球70多个国家,包括东南亚,香港最近也出现第二宗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个案。目前,还未有已获批准的寨卡病毒治疗药物和疫苗。因此,研发动物模型对研究寨卡病毒的病理和治疗有重要作用。

  为了解寨卡病毒对不同器官的影响,港大研究团队在已接受类固醇抑制免疫系统的小鼠体内注入寨卡病毒。

  研究团队发现,病毒能扩散至小鼠体内多个器官。当停止使用类固醇抑制小鼠后,小鼠大部份器官会出现严重的炎症。更重要的是,这些小鼠的睾丸均严重受损。

  研究团队进一步测试两种获临床批准的干扰素治疗,跟没有接受治疗的小鼠比较。结果,使用了干扰素治疗的小鼠存活率大大增加,并减少体内的病毒量和炎症。

  港大指出,此项研究最重要的发现,是寨卡病毒可引发睾丸炎。建议日后应对感染寨卡病毒的男性作长期跟进研究,以监察患者及康复者的生育能力和睾丸功能。

  港大认为,当干扰素治疗的潜在益处超过药物的副作用时,此疗法可能适用于部分有严重并发症的寨卡病毒患者。此次突破性发现,将有助研究寨卡病毒的病理和研发疫苗与药物。此研究刚刊载于国际科学杂志EBioMedicine。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寨卡病毒及其引发的神经系统病变仍是显著持续的公共卫生挑战,但已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对此,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20日会见传媒时表示,政府卫生防护中心已表明,香港暂时仍会维持对寨卡病毒等蚊媒病毒的应变措施。(完)

【编辑:金嘉龙】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