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华人骑行者智升科:运动慈善是自然而为的事(图)

2016年11月21日 17:05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英国《英中时报》)
(英国《英中时报》)

  中国侨网11月21日电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智升科这个名字,对英国华文媒体来说并不陌生。从十多年前留英时代的机械工程博士、曼彻斯特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华人背景的研究生会主席、“英国杰出志愿者奖”获得者、英国足协注册裁判,到工作后的核安全工程师、英国皇家机械工程协会会员、伦敦奥运志愿者、英国当代华人艺术中心董事等等,智升科的“头衔”很多。而一切当中,智升科坚持七年,越来越乐在其中的事,一是自行车骑行,二则是慈善募捐。

  骑车和慈善,智升科是怎么结合起来的?今年他的运动慈善计划是什么?他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新思考新收获?来看日前从意大利罗马骑行归来的智升科和《英中时报》的对话。

  今年,为SOS儿童村骑行

  英中时报:你年年做运动慈善,今年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智升科:对,我从2009年起,每年都会完成一场骑行挑战赛,为我关注的慈善项目筹款。今年我筹款的对象是英国SOS儿童村。

  英中时报:为什么选择SOS儿童村?

  智升科: SOS儿童村是个专注于在教育、健康、成长方面帮助缺乏关爱的孩子的一个国际慈善机构,在中国和英国都有资助项目。我是个4岁女孩的父亲,我清楚特殊地区、背景和经历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所以今年我选了这个机构。你知道每年我都有慈善目标,总体来看是“家庭-教育-健康-孩子”这四个方向,每年变化,周期循环。

  英中时报:今年的挑战赛具体是什么情况?

  智升科:今年我参加的是9月28日到10月1日在意大利举行的一场为期四天、从威尼斯到罗马、距离700公里的骑行挑战赛,比赛包括我有64名骑手参加。组织者Discovery Adventure是欧洲组织徒步和自行车越野挑战的一个专业机构。他们为骑手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线路设计、后勤补给、交通运输等服务。

  英中时报:你今年募捐的目标是多少?

  智升科:今年希望筹到2000英镑。我的雇主Amec Foster Wheeler(阿美科集团,欧洲最大的核电工程公司与项目管理公司)一如既往地支持我的计划,承诺以“匹配捐赠”加持我最后筹到的善款(匹配捐赠,即捐出与募捐者筹集金额相等的善款,记者注)。10月10日,我的JustGiving捐款通道关闭,加上公司的匹配捐赠,今年共筹集到善款3177.32英镑。

  英中时报:为今年的挑战赛你做了哪些准备?

  智升科:一是体能训练;一是提前筹款。训练方面,我和参赛的部分英国选手提前联系,根据组织者提供的建议,设计了一个为期六周的训练方案。8月份开始,我们就在伦敦、曼城、峰区等地展开了体能、速度、强度、距离等方面的专门训练。

  筹款方面,我也是提前六周在英国募捐网站JustGiving上开启募捐主页。我在朋友圈公布消息后,陆续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捐赠。

  英中时报:和你一起参赛的骑手都是些什么情况?

  智升科:骑手们来自世界各地,其中英国最多,还有来自加拿大、哥伦比亚、瑞士、法国以及意大利本土的选手。大家都是骑行发烧友,他们中有上市公司CEO、老师、艺术家、家庭主妇,年龄从28岁到70岁不等。他们中有人关注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有人关注癌症患者,有人关注难民,总之所有人都带着各自的慈善目标而来。

  体能意志挑战:四天里三天在爬坡

  英中时报:赛况如何?每天的赛程是多少?

  智升科:过程很精彩,但时时处处是挑战,强度超大。四天赛程三天是爬坡:第一天平路190公里;第二天爬坡160公里,水平上升了2400米;第三天爬坡150公里,上升2200米;第四天爬坡200公里,到达终点上升1200米。

  英中时报:过程有什么曲折?

  智升科:第二天、第三天坡很陡,很多队友无法全程骑行;第四天,很多队友因前几天体力消耗过大,无奈选择放弃前半段,留体力到后半段骑行冲刺。最后有近1/3的人没有完整完成比赛,也就是说中途有部分骑行的路段他们选择了乘车,不能记入成绩排名。

  另外就是天气太热。比赛那几天当地气温达到26-29摄氏度,长距离骑行公路赛体感温度在20度比较适宜。暴晒导致大量流汗、体内盐分流失,就可能造成肌肉痉挛,也就是抽筋;同时身体缺水,虽然有中途补给,但经常是你上一个补给站拿的水用完了,还差一两公里才到下一个补给站,完成这一两公里就会很困难。

  天热蚊子就多,我第一天五分钟内就被叮咬了十多个包。我们的路线会经过很多田间路,每到这些地方就会被咬包,防都防不了。

  第三天爬坡到一个高点时,车链突然不工作,我摔了一跤,不过没受伤,爬起来继续骑。

  英中时报:体能消耗如何?经历了超出你体能的挑战吗?

  智升科:正常人运动1小时消耗体能六七百卡,我们骑行每天运动消耗5000卡路里左右,再加上身体的代谢,每天燃烧的能量达到8000卡。比赛期间我要通过吃大量食物来维持一天这么大的消耗。现在比赛结束了,身体还没有转变过来,食量还很大,但我就得“节食”两周,才能把食量调整到正常,这个过程其实非常煎熬。

  英中时报:讲个比赛途中有意思的事?

  智升科:整个比赛我的意志力都在跟身体做斗争。第二天最后5公里去酒店的路上,我们遇到了令全队欲哭无泪的14%的爬坡。那一瞬间真的感觉好绝望……也想过要不要推车走上去。14%是个很可怕的坡度,为了爬上去,先要经历一段近乎无氧运动的冲坡,然后到顶端部分一点点挪上去……

  英中时报:到达终点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智升科:罗马城的地面是砾石一块块铺成的,当天进城之前完成了180公里,全身已经非常酸胀,最后20公里是一路颠簸进城的,那叫一个酸爽……

  骑行终点是罗马斗兽场,这是个历史性的观光胜地,游客很多。骑到这里的时候,游客突然发现我们的队伍,很惊讶也很兴奋,自发地站在路两边为我们鼓掌加油。

  到终点后我们举行了庆祝仪式。在罗马的公共区域不能饮酒,我们就以水代酒庆功。有游客簇拥、提问,有媒体拍照、采访,很热闹。

  英中时报:那一刻你在想什么?做了些什么?

  智升科:很激动,立即给女儿的candy bear拍照,然后和太太女儿视频分享。Candy bear是女儿最喜欢的一只玩偶熊,出发前她把小熊“暂借”给我,祝我一臂之力。

(英国《英中时报》)
(英国《英中时报》)

  精神spirits-激励aspiration-坚定determination

  英中时报:你每年借由骑行运动做慈善已经有七年了,一开始是什么原因促使你每年花精力花时间来做这样一件事?

  智升科:我从2009年开始尝试公益骑行,除了2012年伦敦奥运我担任志愿者没有骑行之外,已经骑了7年,募捐了7年。我希望骑行可以成为一种符号,把“精神spirits-激励aspiration-坚定determination”连接起来融入到慈善公益中,让更多的人来参与。

  英中时报:我们看到你目前已经收到了SOS儿童村给你寄来的感谢卡。除了一张卡片,你还会收获什么“回报”?你怎样确定自己募捐的善款完全交给了你支持的机构?

  智升科:根据我的经验,除了感谢卡片之外,他们会定期通过邮件来沟通慈善活动的进展,并且分享未来可能的其他公益活动机会。通过JustGiving的捐赠会直接汇给SOS儿童村,同时我的雇主Amec公司也会将匹配捐赠的支票寄给他们。因此我是完全相信善款可以如期收到的。

  英中时报:今年都有什么人为你的慈善目标捐款?每个支持者都理解你募捐的目的吗?

  智升科:这些年,熟悉我的朋友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关心,今年你还参不参加骑行?慈善目标是什么?今年我在中英文社交媒体账号上都发布了骑行募捐的消息,募捐特别成功,捐赠者的广度和人数都扩大了,他们有来自北京、上海、武汉、成都、沈阳、深圳、曼城、伦敦、Gloucester、巴黎、汉堡、都柏林、华盛顿、温哥华、新加坡的我的亲属、同学、同事、朋友、项目伙伴等,年龄从50后到90后都有。有些人跟我仅一面之缘,听说我的计划后也非常支持,慷慨解囊。

  英中时报:身边有朋友受到你的感染,也参与到运动慈善的队伍当中吗?

  智升科:很多朋友现在跟我一起跑全马、半马,在不同的国家,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运动。但参与骑行的朋友还不多,实事求是地说,目前这还是项比较烧钱的运动,无论是购买装备还是筹备参赛,花费都不低。再个就是骑行耗时比较长,马拉松咬咬牙一天也跑下来了,但骑行挑战赛一般都要好几天,每天都是大体力消耗,一般人的体能不容易坚持。所以朋友们都说我crazy,同时也很尊敬、赞许我的骑行。

  受我的骑行启发,这个月我们公司在搞徒步公益捐款,每完成10万步就能为英国SOS儿童村捐赠100英镑善款。我们企业有4000多人,实现N个10万步,这并不困难。通过这样一个又鼓励大家锻炼、又有意义的活动,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找到这样一个机会来回馈社会。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英中时报:坚持运动并不是在朋友圈转发几回健身app成果、秀两次马甲线的事。你有意识、有规律地健身多长时间了?是什么促使你坚持?健身带给你的好处是什么?

  智升科: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我现在通过跑步、自行车和游泳保持日常运动;同时我还是足球裁判,通过赛季循环,定期执裁,保持紧密地参与对抗性的体育活动;最后是通过每年的慈善活动,比如1次马拉松,1次半马,2次万米跑,1次自行车赛来阶段性地验证运动成果。

  长期健身的人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会更佳,因为你更容易集中精力;同时你的幸福指数也会更高,因为你是付出了辛苦得到回报,这种回报会更有意义。

  通过运动慈善,你身边的人,比如同事,会发现你是个立体的人,除了工作,原来你在生活中也会发光。

  英中时报:两年前你参加骑行,目标除了筹款,还要为你所在的行业群体正名——Engineer can be sexy。两年过去了,仿佛一夜之间,健身热潮席卷了整个中产的世界。工程师算中产应该没有疑问,所以你觉得还有必要强调工程师不够有或者应该更有魅力吗?

  智升科:目前来看依旧有必要,尤其在全球经济复兴阶段。我所在的英国皇家机械工程协会将继续号召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工程师的队伍,以保证人才储备和人才梯队。以核电行业为例,英国的核电将入一个高速发展期,未来5年内会新增25000个就业岗位,因此现在比以往更加需要工程师。

  在中国,核电将在未来15年保持高速增长,创造的就业缺口将以数万计,因此从行业总体角度说,我们不但要让更多的人加入工程师队伍,还要让这支队伍保持多样性、创造力和创新力。因此我们现在还在号召更多的女性、少数族裔加入工程师队伍。

  英中时报:运动慈善是不是有闲有钱才能参与?你同意“运动慈善的本质是中产以上人群与社会产生联结的一种方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同意或为什么不?

  智升科:运动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体验和享受。2009年我第一次参加慈善骑行,从爱丁堡骑车到伦敦,才募集到三四百英镑善款。我当时没有经验,觉得管朋友伸手要捐款,他们会不会觉得我很奇怪?但当你持续地去做,大家就会关注你,从而理解你,进一步可能支持你。

  我现在每年骑行结束,都会用邮寄贺卡的方式给所有捐赠者一个“交代”。像今年我给大家寄出了从威尼斯一路带到罗马、和我经历了整个骑行的明信片。年底我还会给捐赠者致信问候。如果我出差到捐赠者的城市,我会争取与他们见个面。你需要用行动与捐赠者建立关系,而不是到每年做慈善的时候才想到他们,这很重要。当然这需要长时间积累,所以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英中时报:你觉得参与慈善,是华人融入赢过社会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吗?如果是,从留学生到工作人群,你会建议他们怎样参与慈善?

  智升科:据我观察,目前在英国多地举行的华人活动,大多是以文化为切入点,比如龙舟赛。可不可以将慈善引进来呢?当然华人融入社会的方式有很多,运动慈善只是其中之一。我很喜欢用运动来做慈善,即得到了运动,又能够开心地社交,同时还能帮助更多的人。我建议大家先从城市万米跑开始,入门简单收获丰富。(黄珊)

【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