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传统培训机构热度下降 低龄留学人群快速增长

2016年12月28日 10:42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2016年,伴随着媒体的系列报道,课外辅导市场在年底再次引发全国家长的关注,有一些变化已经发生,甚至将成为一种更广泛的趋势。传统机构的热度在下降,为了吸引生源、聚合人群,不少机构纷纷推出了1元课程、9元课程、99元课程等产品。互联网对课外辅导市场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而受益于互联网,越来越多的老师出来“单干”,逐渐形成个人品牌。

  留学市场方面,低龄留学仍是出国人群中增长最快的群体。在辅导机构流失的那部分人群当中,有的走向了留学机构,选择另外一种求学模式。

  传统培训机构招生热度下降

  2016年,传统课外辅导机构的热度逐渐下降,房租、从业人员课酬、市场销售费用等经营成本的增加,导致了招生压力巨大。当然,为了摆脱传统甚至陈旧的印象,选课APP、多媒体教室、课程配套软件……传统机构在这一两年来也在积极拥抱新媒体、新技术。“但是,这些传统机构招生的手段依然略显匮乏,除了媒体推广、地推之外,没有更多创新的思路。”跟谁学西南大区总经理杜黎旻表示,另一方面,信息化时代,学生和家长获取的信息量是增加的,获得的教育培训资源是宽广的,学生和家长的选择面也变广了。与此同时,这个行业进入的门槛低,从业者越来越多,大家都看好这个市场。这种环境下,个性化服务造成了分流,比如以前学生主要集中在几家大的机构的情况正在改变。另外,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时间和工作时间逐步碎片化,这种改变同时也带来了辅导机构上课方式的改变。互联网时代的课外辅导好处是成本低,这里的成本,不仅仅是价格成本,还包括交通成本、时间成本等。

  “单干”的老师越来越多

  随着各在线教育平台的发展,逐步涌现了一些明星老师、“网红”老师。这些老师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收益、名气都有了显著提升。比如,传统的补习老师面对的多数都是周围交通便利的学生,一个老师的产能取决于时间,传统的面对面授课在时间上限制了老师上课的效能。但是,利用了移动互联网的老师,打破了物理上的地域限制,打破了物理环境的障碍,比如教室、教具,甚至环境的好坏也要考虑,极大地提高了上课效能。

  近年来,老师个人品牌的树立有了大幅的改善。移动互联网使老师的品牌可以留存下来。教育培训更多的是靠口碑,而口碑的留存和传播在以前不太容易,但移动互联网下,这些障碍得到了改善。通过这种口碑的传播、品牌的树立,老师可以慢慢建立自己的社区,可以有效地建立自己的学生群体。

  游学产品前景广阔但任重道远

  近日,教育部等11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意见》提出了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健全经费筹措机制、建立安全责任体系5大任务规范和推动研学旅行发展。这让游学机构看到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政策上的利好消息,目前还没有很好嫁接落地,将产品与服务升级是游学机构的当务之急。”跟谁学西南大区总经理杜黎旻说,根据他们的总结,目前市场上多数游学产品单一、单次现象很突显,而延续性比较差。游学机构整体要做互联网思维的升级,将产品导向朝用户导向升级。“用户需要什么,就打造什么样的产品。同时,要让所有产品系列化。”杜黎旻认为,当前的游学市场绝大多数产品是属于互动频次比较低、价格又比较贵的一种特质,这种现状跟互联网环境和产品特质是相悖的。互联网环境下,要的是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和客户间高频次互动、性价比相对较高的产品。

  低龄留学仍然是出国人群中增长最快的群体

  2016年的留学市场,低龄留学仍然是出国人群中增长最快的群体,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发布的《2016年门户开放报告》数据显示,2015/2016年留美人数首次突破一百万,达到1043839人,比上一学年增长7.1%。其中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中,有41.3%是本科留学生,37.5%是研究生留学。这也是连续第二年,赴美读本科的中国学生人数多于读研学生的人数。

  专业选择方面,商科仍然是选择最多的学科,但是学生们在专业细分上的选择更加多元化。例如去法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中有60%会选择颇具“法国特色”的管理类专业;而去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中,约45%选择理工科类专业,选择较多的五大工科专业为: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工程。

  在留学服务方面,随着中国留学生低龄化比例的不断攀升,留学群体对于留学前后的需求层面也不断扩展、需求方向渐趋多元,对专业度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留学前阶段的需求集中体现在游学和考试培训。目前中国学生游学的目的地以美、英、澳、加、新等国为主,新加坡、日、韩等亚洲国家为辅,约50%的学生和家长会选择赴美游学,这其中约有70%以上的学生是具有留学意向的。

  越来越多的家庭也意识到通过国际预科、桥梁课程可以帮助低龄学生顺利过渡到正式的留学学历课程,因此在中国进行的国际预科、国际桥梁课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也日趋受到追捧。

  留学后需求分为留学在学期间和毕业后两个阶段:留学在学期间,留学生需求集中在入境安排、住宿、经济支持、学业辅导、跨文化适应等;而留学生毕业后的需求则体现在升学、求职辅导、就业(国内外)、居留、移民等服务上,就业也是目前中国留学生最大的压力来源。官方数据显示,2000年到2015年间,留学生回国人数增速基本保持在20%以上,留学生回国人数大于出国人数的拐点或将在5年内出现。这也意味着留学生毕业回国后对于国内求职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成都商报记者 樊英 王勤)

【编辑:张金杰】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