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展现科技化 设15主题展区


中国侨网12月30日电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经过多年精心策划,踏遍千里寻文物,尝尽苦头查案头,设立在华总新大厦的“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终于修成正果,准备明年6月打开见证大马沧桑历史的“门户”。
该博物馆位于华总二楼,占面积14000平方尺,将设立15个主题展区,以先进的科技,包括推出3D、2D立体画、互动化,融和传统文物,展现博物馆新貌。
这也是大马国内最大规模的民间设立的博物馆,相信也是东盟最有看头的一座民办科技化博物馆。
目前,博物馆已完成最重要的史料骨干,即刚付梓的重达4公斤重的《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史料汇编》,同时完成展览馆内的平面设计和主题设定。
负责馆内主题制作的是来自大马本地一家出色的雕塑设计与制作公司Sculptureatwork,完成了实体和虚线的设计图案,令人眼睛一亮。
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主席吴德芳接受星洲日报访问时公布首批文物,这些文物栩栩如生,还原了大马早期历史真面貌,也让公众了解到当时社会原貌,3大族群的融和与团结,共同争取国家独立。
他说,他用很多年投入筹备这座博物馆,可说用了一生努力,虽然吃尽苦头,但能看到现在的成果,令人欣慰。
他指出,要在大马设立一间民间的博物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动用更多人脉,投入更巨大力量来网罗文物、文献和文案。
他说,这座博物馆的完成,必须建立在一个完整的马来西亚华人历史骨架上,因此,在博物馆形成前,已用了很多时间完成《史料汇编》,并成立一个委员会,可以说是动用了一支队伍才可以达致。
他说,这本《史料汇编》主导了博物馆的规划,也丰富了华人在本土的历史,从史料中看到不同阶段的华人,和当地友族的相处,同时也与当时的统治者和苏丹的密切关系。
他希望博物馆开馆后,能让更多人通过真实的文物和历史文件,还原历史原貌。(李成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