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最新购汇流程调查:申报信息细化 要填这些信息(图)

2017年01月04日 08: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资料图。山西太原,银行工作人员正在清点货币。 张云 摄
资料图。山西太原,银行工作人员正在清点货币。 张云 摄

  中新网北京1月4日电(邱宇)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布消息称,外汇管理部门对个人外汇信息申报管理进行完善。外汇购买额度与流程是否出现变化、境外留学和旅游会否受影响呢?对此,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进行了梳理和了解。

  每人每年五万美元购汇额度不变

  2017年,居民每人每年的购汇额度没有变化,仍为5万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近日在答记者问时指出,外汇管理部门对个人外汇信息申报管理进行完善,“不涉及个人外汇管理政策调整,个人年度购汇便利化额度没有变化。”

  2007年2月实施的《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对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年度总额分别为每人每年等值5万美元。

  个人购汇申报信息更详细

  虽然个人年度购汇额度不变,但购汇申报信息与以前相比更为细化。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在谈及“本次改进个人外汇信息申报管理主要涉及哪些内容”时表示,细化申报内容,明晰个人购付汇应遵循的规则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新网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2017年,无论是通过银行柜面还是通过网银、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办理购汇业务,均需要填写《个人购汇申请书》,该申请书对个人购汇用途作出了详细分类。

  在北京工作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去年自己购汇时,只需简单填写用途,在旅游、探亲、就医等诸多选项中勾选一个就可以。“但从今年的《个人购汇申请书》来看,因私旅游要写目的地、预计停留期限,留学要写学校名称、留学国家、年学费、年生活费等,比之前详细多了。”

招商银行手机银行《个人购汇申请书》,要求写明个人购汇用途。
招商银行手机银行《个人购汇申请书》,要求写明个人购汇用途。

  购汇等待时间无明显增加

  填写《个人购汇申请书》,并不意味着需要等到申请书被审批后再购汇。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等银行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申请书主要用于备案。一般情况下,用户在填完上述申请书后可以立即拿到外汇,不需要等到审核通过,所以购汇等待时间没有明显增加。

  尽管如此,如果出现虚假申报等违法违规行为,惩处力度有所加大。根据《个人购汇申请书》,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个人,外汇管理机关依法列入“关注名单”管理。“关注名单”个人列入名单当年及之后两年不享有个人便利化额度,同时依法移送反洗钱调查。

招商银行手机银行《个人购汇申请书》,提及惩处措施。
招商银行手机银行《个人购汇申请书》,提及惩处措施。

  境外留学和旅游不受影响

  个人外汇信息申报管理完善后,是否会影响境外留学和旅游?对此,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没有影响”。

  该负责人表示,出境留学,便利化额度内购汇,按规定进行完整、真实的信息申报;超过便利化额度的,提供本人因私护照及有效签证、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学费证明或生活费用证明就可以购汇;出境旅游,可以在便利化额度内按需购汇,也可在境外使用银行卡消费,用汇不受影响。

  购汇不得用于境外购房及证券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购买外汇不能用于境外买房和证券投资。

  《个人购汇申请书》规定了境内个人办理购汇业务时的6项“禁令”,其中第5项规定,不得用于境外买房、证券投资、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性返还分红类保险等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

  上述规定并非新政。“当前我国资本账户尚未实现完全可兑换,资本项下个人对外投资只能通过规定的渠道,如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等实现,”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

  上述负责人指出,除规定的渠道外,居民个人购汇只限用于经常项下的对外支付,包括因私旅游、境外留学、公务及商务出国、探亲、境外就医、货物贸易、购买非投资类保险以及咨询服务等。

招商银行手机银行《个人购汇申请书》,申请书中提及六条“禁令”。
招商银行手机银行《个人购汇申请书》,申请书中提及六条“禁令”。

  购买外币理财需谨慎

  不能进行境外购房及投资,有人选择配置外币资产或购买外币理财,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人民币利率水平仍显著高于其他主要货币,境内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相对较高,产品种类非常丰富,也是投资者更为熟悉的市场,能够满足市场主体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需求。

  该负责人强调,市场主体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克服从众心理,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谨慎理性投资。(完)

【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