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华裔穆斯林开“茶叶坊” 打造自闭儿就业平台


中国侨网2月9日电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自闭症患者家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患者融入社会及有尊严地生存下去?”这是从事企业社会责任相关工作逾10年的马来西亚华裔穆斯林女子玛姬达,所看见的现象;为此,她将企业社会责任元素纳入本身创办的“茶叶坊”,打造一个自闭儿上岗就业的平台,帮助这群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玛姬达表示,深信唯有让自闭儿自食其力,才能让他们有机会证明自己,希望Seven Tea One茶叶坊可以让自闭儿有尊严地得到帮助,知道本身的生活价值。
“我们不是因为可怜你而给你(自闭儿)这笔钱,而是你(自闭儿)靠本身的能力得来的薪水。”
她在接受星洲日报专访时指出,不是每个自闭儿都属于天才型,因此她不介意自闭症员工“拖延完工”的时间,即使他们犯错,她也会包容。
她表示,和一般员工相比,患有自闭症的雇员或许只能出到七分力,但她相信,只要经过培训,他们总有一天会达到和一般人一样的工作效率。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更重要的是,要顺应这些员工的特殊脾气,若出现问题,要及时安慰及解决。”
她进一步说,不然的话,这些自闭儿员工做数天就会走,如果决定聘请了,就一定要持续请,好多人做一间走一间,其实(对他们)伤害更大。
她表示,聘请自闭儿最重要是要有耐性,并对他们进行贴身训练,就如教小朋友走路般,要慢慢教。
“要真正帮到自闭儿,必须让他们在职场与常人一同工作,这对自闭儿本身和他们的家人都好。”
玛姬达指出,茶叶坊聘请自闭儿工作时,确实面对不少挑战,由于自闭儿有沟通障碍,因此本身在和这些自闭症员工沟通时,也存在一定难度。
“刚开始时,他们不太愿意和我说话,即便完成了手上的工作,也只是静静待在一旁,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员工们在工作时,都表现得非常专注。”
她披露,员工们的工作范围包括了采收茶叶及包装茶叶。这些自闭儿员工从初期只能在两个小时内包装14袋茶叶,在经过近半年的培训后,每人已可在两个小时内包装60袋茶叶。
“由于这些自闭儿不能独立完成工作,在完成工作后,也选择不出声,因此在这半年的时间内,我尝试营造一个家庭式的工作环境,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加强彼此的沟通,让他们能更快融入整个工作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玛姬达表示,该茶叶坊允许这些自闭症员工的家人陪伴在左右,直到他们可以融入工作环境。
“这方式是有利于茶叶坊的,让我们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这些自闭儿员工。”
她说,这些自闭儿员工首次见到这些经冲泡后的茶叶呈现的颜色,纷纷露出好奇的表情,这也让她抓紧时间,向他们讲解这些茶叶的由来,促进沟通。(陈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