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中国设计师:造好破冰船先去南极“体验生活”

2017年04月10日 15:37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到达南极中山站前,吴刚在“雪龙”号甲板上。
到达南极中山站前,吴刚在“雪龙”号甲板上。

  2015年,吴刚因在“深海探测与研究平台体系建设研究集体”中做出重要贡献,被授予该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同年,他加入南极科考,历经2次“魔鬼西风带”、10000海里长航程、约60天海上旅途和10天中山站生活的考验;如今,他作为中国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的总设计师,负责新船项目的同时还承担着“东方红”3号科考船的设计任务。探索海洋未知带来的乐趣,让吴刚觉得这份工作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设计的首艘自主建造破冰船将于2019年交付

  清晨手机闹钟准时响起,吴刚关上闹铃,习惯性地拿起床边柜子上的手机,打开邮箱,一边起床洗漱,一边翻看工作邮件。一天的工作就此开始。

  吴刚的工作很忙,作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的总设计师,他目前不仅担负着国家新建极地科考破冰船的任务,还主持着“东方红”3号科考船的设计和协调工作。

  接受采访的当天,吴刚正在会议室里与同事探讨科考船项目事宜。吴刚向记者介绍说:“江南造船厂正在筹备建造的新船将是第一艘由中国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目前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原是我国于1993年从乌克兰购入的货船,经改造成为我国目前唯一一艘可进行极地科学考察的破冰船。

  “新的破冰船将具有超强的双向破冰能力、严格的稳定性、灵活的操纵性和动力定位能力等,同时满足国际海事组织最新实施的极地规则。我们还考虑在新破冰船上搭建智能保障系统,基于大数据,逐步提高团队的管理效能。”吴刚向记者解释说,比如根据气象和海冰分析,智能航行系统将辅助船长选择合适的路径进入西风带和极地冰区,避开恶劣环境造成的风险。当然,新破冰船的出现并不意味着“雪龙”号将“退休”。“随着我国极地科考事业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新的破冰船予以补充。新的破冰船预计会在2019年交付,并与‘雪龙’号配合作业,依照各自功能不同,进行分工合作。”

  要造好破冰船先去南极“体验生活”

  谈及破冰船,就不得不聊起吴刚的南极考察之旅。

  2015年,作为新破冰船的总设计师,吴刚被选入当年的南极考察队,登上了“雪龙”号,第一次前往南极。“我当时的调研任务是详细了解‘雪龙’号的作业能力以及船站结合的作业方式。”

  上船前,考察队成员高兴地合影,“虽然一开始大家都不算熟悉,但互相之间倍感亲切,这种大家庭般的氛围延续至整个行程。”吴刚说。有趣的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还曾相约剃光头。“船驶出没多久,就有人开玩笑地倡议一起剃光头。其一是为了节省水资源,其二也是为了工作更方便。后来,我们一些男队员就互相帮着理发,一起剃了光头,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理光头。”吴刚回忆道。

科考人员在南极搬运油桶。
科考人员在南极搬运油桶。 

  在经历了“魔鬼西风带”、大约5000海里航程和30天的海上生活后,吴刚抵达了南极中山站。“由于‘雪龙’号不能完全靠近码头,所以下船之后,我们还需要乘坐拉着油驳的黄河艇抵达中山站。”吴刚坐在小艇上,远远看见码头上几个人影冲着他们挥手,他则举着相机一路感慨一路拍摄。小艇靠近码头,吴刚才发现岸上的有些人还是他的朋友,他开玩笑道:“怎么你现在都变成大胡子了,皮肤也晒黑了。”

  吴刚回忆说,他在中山站时,曾协助站里的工作人员一起搬油桶,其实就是将几十个油桶滚十几米远,却耗费了整个团队大把力气和时间。“南极被誉为‘暴风雪的家乡’,不仅气温低,风也很猛,遇到风力极大的时候,几乎是‘飞沙走石’,在这种环境下作业,人又得穿得像个企鹅,工作效能是要大打折扣的。”

  南极科考“一船四站”局面来之不易

  吴刚知道,中国南极科考事业发展至今并不容易。“中国是非极地国家,我们的南极科考只能充分利用每年南极夏季短暂的时间窗口,通过新西兰或澳大利亚港口的二次补给,依靠‘雪龙’号进行必要的科学考察。就是在这样严苛的条件下,我们从1984年第一次南极科考逐步发展至今天南极考察‘一船四站’的局面,并于2009年抢占了南极冰盖最高点,在冰穹A建立了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吴刚说。

  “我们到了中山站后,还曾一起去祭拜石碑,朴素的石碑,是为了纪念多位曾经为中国南极科考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工作者。正是前辈们的付出与贡献才推动了南极考察工作的点滴进展。同样,我们也不会忘了造船泰斗张炳炎院士,由他设计完成的‘向阳红’10号在当时我国没有破冰船的情况下承担了开疆辟土的艰巨任务,首次挺进南极。”吴刚深情地说道。

  吴刚从2007年起便跟随张院士从事科考船的设计,从一名“学徒”成长为如今的新破冰船总设计师,其中少不了张炳炎院士的悉心指导。张炳炎院士临终前生病住院,吴刚去看老师。“他当时都坐不起来了,就让我拿着设计稿,放到他眼前,他看完,想了一会儿,还喃喃地给我提着建议。”这份精神,让吴刚如今回忆起来仍语带哽咽,更怀有无比敬意。

  幼年时已经“注定”与船“有缘”

  吴刚自己或许也未曾意识到,潜移默化下,他正在向自己的榜样——张炳炎院士靠拢着。他在采访中笑称:“我算是单位里众多工作狂中的一个。”他又说:“你可千万别拔高了我的形象,我只是挺喜欢我的工作,这算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或许这“不可或缺”的领域早就与吴刚结了缘——吴刚1978年生于湖北长江边一个小城,儿时晚饭后,父亲经常会骑着老旧的自行车载着吴刚来到长江边停留赏船。吴刚笑称:“大学最终考进了华中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也算是验证了这份缘分。”

  大学毕业后,吴刚进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2015年,因在“深海探测与研究平台体系建设研究集体”中做出重要贡献,他被授予“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在吴刚的影响下,他读小学四年级的儿子也渐渐对船舶感兴趣起来。“平时工作特别繁忙,所以我每周会特意抽点时间陪陪儿子。我曾给他带回一套乐高船模,是他最珍惜的玩具。有时候我特别忙,他就会安静地陪在我身边,看看我电脑里的船型方案和图片,他甚至会给我提建议说:‘爸爸,我觉得这个船模的外形更好看。’”

  “我从南极科考回来后,我儿子特别自豪,总和老师同学说我的事。”吴刚笑着,嘴里说着无奈,眼里却很欢喜,“最近他们小学还联系我去给学生们讲解船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得想想如何浅显易懂地给小朋友们说说。”

  对话

  新的破冰船将采用

  世界最严环保技术

  广州日报:在海上一共60天,有没有发生特别惊险的事?

  吴刚:两次经历了“魔鬼西风带”。“西风带”在南纬45度至60度附近,常年盛行五六级的西风和四五米高的涌浪。遇到“西风带”时,船会剧烈颠簸摇晃。我自己不太晕船,但船上其他一些科考队员被摇得晕船、呕吐。

  广州日报:我国的南极中山站有什么特色?

  吴刚:中山站入口摆了几个特大储油罐,大约有一层楼那么高,每一个油罐上都画着色彩绚丽的京剧脸谱。

  广州日报:科考过程中如何做到环境保护呢?

  吴刚: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南极的环境保护,因为南极的生态非常脆弱。我们在科考过程中都有一系列措施,尽量做到零污染。新的破冰船采用的或许是世界上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技术。就我在南极观察而言,目前当地环境被保护得还是比较好的,企鹅也不怕人,生活得十分惬意。

  广州日报:你觉得目前国内针对普通百姓的南极旅游成熟吗?

  吴刚:就我了解,现在很多南极旅游项目并没有抵达南极的核心地带,与科考也是完全不同的线路。极地旅游仍然具有一定安全隐患,比如补给、救援是否到位都是需要衡量的因素。(李晓璐)

【责任编辑:刘郁菁】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