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申请蓝登记者多华裔 负责人荐附议人别填亲属

中国侨网5月4日电 据马来西亚《光华日报》报道,在马来西亚,要避免将红登记转蓝的申请被驳回有“技巧”,就是千万勿把亲属列为“推荐人和附议人”。
自内阁在去年批准让首相署部长马袖强负责处理大马国内凡超过60岁拥有红登记的华裔申请公民权后,民政党已成立公民权小组协助国人处理将红登记转至蓝色身份证。
该组负责人刘开强透露,小组成立至今已收到467份申请,并成功协助解决56宗个案,虽然当中被驳回的申请只有3至4个,但他们的共同点是在“推荐人和附议人”栏目写上亲属姓名。
他说,其实有关栏目可以写上邻居、村长、国州议员的名字,证明已在大马居住一段时间。
“但就是有很多人保着侥幸的心态,以为这些栏目资料可以轻松过关。”
他说,基本上该小组协助处理的申请都几乎获得批准,只是当局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审核资料。
“这467份申请来自全国各州,也包括巫裔和印裔。”
他也引述内政部数据,指单是在去年就批准逾500份申请。
“一般上处理程序需要两年,包括进行面试、将文件提交给政治部审核背景,再交回给国民登记局,待内政部批准后才过关。但一定要记得,如果申请被驳回,申请人就必须重新申请,那又是另一个两年。”
也是民政党公共服务局主任的刘开强,周二(2日)在副主任刘博文的陪同下到布城国民登记局,协助3人处理红登记转蓝事宜后,如此向媒体指出。
他们两人2日分别协助李美元(88岁)、吴智祥(77岁)以及嫁到大马的印尼籍华侨詹丽云(43岁)将红登记转蓝。
刘开强说,以往协助将红登记转蓝的申请者是为了能回中国探亲,但李美元和吴智祥则不同,是为了享有购买屋子的权利。而詹丽云,原籍印尼,嫁到大马逾20年,但屡次申请大马公民权却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