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澳大利亚人亨利·简斯顿:望启动修缮华人陵园(图)

2017年05月08日 09:2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亨利·简斯顿(左)与他的妻子接受南方日报记者赠送的图书《发现侨乡》第四辑和海外版简介册子。(黄叙浩 摄)
    亨利·简斯顿(左)与他的妻子接受南方日报记者赠送的图书《发现侨乡》第四辑和海外版简介册子。(黄叙浩 摄)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西南部,坐落着一座名为亚拉腊的小城。这里的地下,长眠着327位华人矿工。一百多年前,他们远渡重洋来到异乡淘金谋生,并在1857年发现了著名的“广东矿脉”,开拓了亚拉腊金矿区。亚拉腊市由此也被称为澳大利亚第一座由华人创立的城市,如今还与江门台山成为了姐妹城市,交流合作日益频繁。5月7日,南方日报记者走访了这座美丽的小城,并专访了台山市荣誉市民亨利·简斯顿。他表示,自己正在努力,希望能在今年启动修缮华人矿工墓地。

  金山华人传统博物馆成当地地标

  亚拉腊市兰伯特街道31—33号,杨柳依依,一座拥有金色屋顶的中国传统建筑尤为醒目,成为当地一处独具特色的地标。

  这里是金山华人传统博物馆与文化中心,系统叙述了19世纪80年代华人到澳大利亚淘金并发现“广东矿脉”的故事,纪念这些客死异乡的华人,宣传他们以及中华文化对澳大利亚发展作出的贡献。

  博物馆负责人是76岁的亨利·简斯顿。作为土生土长的澳大利亚人、亚拉腊市政府前国际事务协调员,他曾到访台山30多次,为两地文化交流付出了很多努力,写作了十万字的书籍《四邑淘金工在澳洲》,并被授予台山市第五批荣誉市民的称号。

  他告诉记者,金山华人传统博物馆与文化中心于2001年正式开放,至今已有16个年头。

  “唐·雷诺兹先生是首先提出建设这座博物馆的人。”亨利说,唐·雷诺兹是亚拉腊市庆祝维多利亚建州150周年筹备委员会的委员之一,他认为亚拉腊市民应该更多了解这座城市建立的经过,以及华人对亚拉腊市作出的巨大贡献。遗憾的是,唐·雷诺兹未能见到这座博物馆最终落成。“我过来继续他的工作,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并最终见证了这座博物馆的建立。”

  博物馆中的收藏十分丰富,洋溢浓厚的中华文化特色,许多藏品来自广东。其中一条五米长的舞龙,便是由台山市捐赠。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还利用声音技术及静物雕像,生动还原了昔日华人漂洋过海、辛勤淘金等真实场景。

  华人陵园有望得到修缮

  在亨利的引导下,南方日报记者来到了位于市郊的华人陵园。这里树木葱翠、十分静谧,通过墓碑上所刻“番邑”“广邑”等字样,可以看出墓主家乡何处。

  在一片空旷的地上,竖着一些显眼的木棍以及刻有数字的石碑。“每一根木棍下面,都是一处华人矿工的墓坑。”亨利说,这片土地下,长眠着327位华人矿工。

  他说,当年在挖完金矿后,不少华人矿工改行,从事小贩、车夫、油漆工等工作,也有一部分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专业人才,如医生、商人等。华人过去在亚拉腊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但最终他们都挺过来了。华人劳工在这座城市筚路蓝缕、辛勤建设,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亚拉腊市被称为澳大利亚第一座华人创立的城市。

  尽管部分墓碑已经荡然无存,这些墓主并非“无名氏”。亨利介绍,通过翻阅亚拉腊市的死亡记录,他已经了解到这些墓主姓甚名谁。接下来,他希望在今年完成筹款,为这些华人矿工重新修葺墓地。亨利估计完成这项工程需要4万澳元,目前已经筹集到了7千澳元。(黄叙浩 胡良光 王会赟)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