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孩子上不了哈佛 因为家长没给孩子能上哈佛的教育

2017年05月25日 10:22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5月25日电 题:你的孩子上不了哈佛,因为你没给孩子能上哈佛的教育

  近日,一则“华裔女孩无心申请哈佛反拿全奖”的消息被北美华人圈传为美谈。

  故事的主人公,华裔女孩李美玲22日参加洛杉矶哈仙达冈威尔逊高中毕业典礼时,已收到包括哈佛大学、柏克莱加大等九所名校在内的录取通知书,其中,哈佛还提供了全额奖学金。

美国华裔李美玲拿哈佛全额奖学金。(美国《世界日报》/高梓原 摄)
美国华裔李美玲拿哈佛全额奖学金。(美国《世界日报》/高梓原 摄)

  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孩子如此“有出息”,是求之不得的天大喜事。李美玲却坦言,自己从没刻意追求过名校,“起先只希望能在西海岸的学校读书”,“申请哈佛的自选论文,最初还是为申请另一所大学准备的”。

  回忆自己的成长之路,李美玲将功劳归于父母。她说,自己出生在传统的中国家庭,平时常与家人同在书房的三张书桌旁各自忙碌,“印象中,母亲做事十分专注,耳濡目染也学习到做事要有始有终,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

  李美玲一席话,道出了为人父母教育孩子的第一要义。

  言传身教

  教育学家马尔库沙曾经说:“孩子的目光就象永不休息的雷达一样,一直在注视着你。”

  “有其父必有其子”、“上梁不正下梁歪”不仅仅是因为基于血亲,两代人有着相似的基因排序,更多的,是在日复一日的无间生活中,成人的每一个举动都被内化进孩子的成长。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

  一个习惯了污言秽语的父亲,如何打骂,也带不出翩翩有礼的儿子;一个得意于得理不饶人的母亲,如何说教,也养不成宽厚温和的女儿。

  言传身教塑造的,是一个人骨子里的东西。无论后天如何包装粉饰,修饰的终归是皮肉,骨子里的东西,改不了。

  这也是电影《宝贝计划》中,成龙借售货员之口传达的理念:

  “做人本来就是复杂,三岁定八十,你给他吃什么,教他什么,都影响他一生,不可马虎呀。”

  陪伴

  “陪伴”的重要性,可从一组数字说起。

  民政部2016年公布的摸底结果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902万人,其中805万没有父母作为监护人。

  这些留守儿童中,76.7%的小学中年级学生会经常想念父母,59.2%担心见不到父母,34,6%怕父母不爱自己。

  父母角色的缺失,会引发孩子成长的一系列问题。调查中,54.8%的男童完不成作业,47.6%的女童经常烦躁,仅一年内就有49.2%的孩子遭受过意外伤害。

  有人托词,没能陪伴孩子是迫不得已,爷爷奶奶也一样疼孩子。但小侨要说,父母的位置,旁人永远无法取代:

  哈佛大学毕业的何江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小村庄。与中国当时很多农村一样,这个村子的大部分壮年都选择离家打工,几年后回来,就能盖崭新的大房子。

  然而,何江的父母却选择双双留在老家,他们坚信,“不能为了赚钱让儿子成为留守儿童”。

  虽然家里一贫如洗,何江却说,自己的童年十分幸福。“小时候不论多累多苦,爸爸都会给我和弟弟讲睡前故事,坚持每天讲,所有故事的宗旨都指向‘好好学习’”。

  没住上青砖瓦房,却种下一个改变命运的梦想。多年后,何江在本科阶段拿下了中国科技大学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

  2016年,在哈佛完成本硕连读后,何江又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登台演讲,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学生。

  有人说,这不足以说明问题,孩子能上哈佛是源于其自身的努力。

  但你可知道,单亲妈妈邹翃燕花费29年,在付出比普通家庭多十倍、百倍的心血后,竟然将患有脑瘫的儿子送入哈佛!

  这就是“陪伴”创造的奇迹。

  从某种意义讲,比起那些父母生而不养、养而不教的孩子,邹翃燕的儿子纵使患病,也幸运且幸福。

  习惯

  什么是教育?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拉施里的动物记忆实验,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成为一种初步习惯,重复90天会形成稳定习惯。

  孩子生来作为一张白纸,家长的每一句话、每个举动都犹如一道笔痕,深深浅浅,勾勒着孩子呈现出来的图景。

  接受按时起床不发脾气是习惯;自己的书包自己收也是习惯;获得别人的帮助说声谢谢是习惯;不顶撞长辈谦恭有礼还是习惯。

  好的习惯养成了、养多了,自然而然就有了规矩和是非观。

  可悲的是,许多家长以“孩子还小”为借口,不注重习惯的培养和纠正。

  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今天东、明天西,今儿这样、明儿又那样,久而久之,“养不成习惯”就成了一种习惯,牢牢在身上生了根,未来什么习惯都养不成。

  兴趣与尊重

  先来看下,一位将三个孩子全部送入斯坦福大学读书的妈妈,给其它家长的十条忠告:

  “为什么会下雨?”

  “天为什么是蓝的?”

  多数家庭中,在父母匆匆忙于一顿晚饭或是一项家务的时候,多少人忽视了孩子难能可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而这位妈妈的做法,却是肯定孩子的每一次发问,鼓励他们自己寻找答案。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天下没有能充当百科全书作用的父母,却有能帮孩子养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伯乐。

  不仅如此,这位妈妈对孩子的信任与尊重也令人动容。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该理论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作为高阶需求,只有尊重得到满足,才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价值。

  而父母,就是这种尊重的最初给予者。

  只可惜,相当数量的父母践踏孩子的尊严而不自知,轻蔑地将其理解为“小孩子家家的天真想法”。

  (来源:中国侨网官方微信,作者:周欣嫒,ID:qiaowangzhongguo)

【责任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