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一考定终身?世界顶级华商告诉你:命运由自己改变

2017年06月07日 22:13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6月7日电 题:940万中国学子今日一考定终身?世界顶级华商大佬告诉你:命运只由自己改变

  又到一年六月七。今天,940万中国学子“剑将出鞘”,踏上高考“战场”。

  2003以来,每年的今天,中国举国上下的目光都聚焦在百万考生身上。天气预报一周前就开始做出提醒,交通管制和应急预案悉数严阵以待,考生父母在考场外强压心中的惦念欲言又止,高考作文题一出炉就迅速刷屏占领热门……

  即使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路遇高考考生,也会无条件多出一份宽容和鼓励。

  为啥事不关己,却全民“如临大敌”?因为这一转折对于相当数量的孩子来说,足以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

  但高考是否真的重要到“一考定终身”?没考过、或没考好高考的人,就不配拥有成功人生了?来看这几位华商大佬!

  他们用切身经验告诉你:人生很长,命运或可被高考改写,但永远只能由自己改变。

  马云

  为中国消费者打开新时代大门的马云是位经商的好手,却不是块学习的好料。

  13岁时,马云因打架记过太多,作为“问题学生”被转校。之后参加中考,家人为马云的成绩操碎了心,考了两年才考上一所极其普通的高中,其中一次,数学只得了31分。

  1982年,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毫无悬念地落榜,因为数学只得了1分。

  只得1分??恕小侨直言,运气好点,蒙也不止这个数吧?

  事实证明,马云运气是真差。事后,马云跟表弟一起去应聘酒店服务生,老板嫌弃马云瘦瘦矮矮面相不好,只收了表弟。各处碰壁后,马云觅得的结果,是做一名搬运工人。

  1983年,马云第二次参加高考,以19分的数学成绩再次落榜。这一次,连马父马母都死心了。他们劝马云好好学门手艺,能成为哪家门店的小学徒都是烧高香了。

  1984年,马云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第三次参加高考,这次数学考了89分,但总分离本科线还差5分。

  或许就是因为马云“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幸运女神真的垂青了他。由于英语专业招生指标未满,部分英语优异者获得升本机会,马云被杭州师范学院破格升入外语本科专业。

  此后,马云像换了一个人!从担任学生会主席,到在翻译界小有名气,再到触手互联网,“马云爸爸”自此开始了他的开挂人生。

  曹德旺

  他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福耀玻璃集团的掌门人,是企业界奥斯卡 “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的首位华人获得者;2006年美国商务部部长访问中国,他被点名约见;1983年至今,个人累计捐出的善款达80亿元…

  这样的资历,怎么看也得有个某财团继承人或某学府高材生的标签,但你可知道,这位如今抖一抖让业界震三震的人物,莫说高等教育,连最基本课程都没得上?

  曹幼年时,家产在一次意外中全部丧失。一家人一夜间没了所有经济储备,日子艰辛得吃不饱一日三餐。念过书的父母拼尽全力,在曹9岁时将他送进学堂,可由于实在无力支撑,曹德旺14岁时还是辍了学回家放牛。

  按照“一考定终身”类的观点来看,这孩子怕是没什么前途了。每天看的是杂草、踩的是牛粪,还能要他有什么作为?可曹德旺自己不这么想。16岁时,他帮着父亲倒烟丝,多少摸了些做生意的门道;20岁时,便尝试着自己做起了水果生意。

  年轻人可真能吃苦。每天天不亮,曹德旺就骑上自行车,顶着星星赶路。午后烈日当头,再忍着近40度的高温,将300多斤的水果独自驮回来,这拼命的一来一回,只为赚取两块钱差价。

  接下来的十几年,他奔波不停,种过白木耳,当过水库工地炊事员、修理员、知青连农技员,还倒过果树苗……终于,在年近40岁时,他投身汽车玻璃市场,历时数年,获得巨大成功。

  回忆过往,曹德旺感激曾经的磨难。他说,“我是从最底层上来的,这是我一生最大的财富。”

  黄如论

  接下来要说的这位旅菲华侨,曾在1999年10月1日,作为华侨代表应邀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五十周年庆典活动;同年12月,又被选为首都各届十三位精英之一,在中华世纪坛上,为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醒狮点睛。他是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2016年胡润百富榜,他以230亿财富排名第81,2016年胡润房地产富豪榜,他以190亿排名第19。1986年,35岁的他可没想到自己能有如此成就。

  黄如论出生于福建连江的一个小渔村,爷爷父亲都靠种田为生,是目不识丁的农民,贫寒的家境,令他只读到小学六年级便再没接触过书本。为了给自己辟条生路,1986年,35岁的他只身前往菲律宾。“记得那时候,没有知识的我寸步难行”,黄如论回忆道,“因为不懂英语,进出海关面对的全是英文卡片非常尴尬。”

  就拿黄如论的经历来说,35岁的人尚且能从零开始,在完全陌生的异国他乡独自摸爬滚打创造辉煌成就。

  高考考生不过17、8岁,在这样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年纪,怎么就要被周遭所有声音声色俱厉的告知——你就要“一考定终身”了?

  2017年,正值中国恢复高考四十周年。

  我们不否认,对于许多人来说,高考仍是实现“鲤鱼跃龙门”式的阶层晋升,最直接、有效、快速的方式。但在这同时,也该清楚地看到,高考早已不再像几十年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多元化的社会,正给年轻一代提供“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多元化选择。

  看看华商大佬们的发家史,想想他们一路不为人知的血和泪,就会知道,没考过,没考好高考没什么,最怕你就此沉沦,不再想认真过自己的人生。

  (来源:中国侨网官方微信,作者:周欣嫒,ID:qiaowangzhongguo)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