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获封"学霸民族"?家庭培养和自身付出助其成功
中国侨网7月11日电 题:华裔获封"学霸民族"?我们笑笑不说话
日前,代表全美高中生最高荣誉的“总统学者奖”颁布了获奖名单。小小获奖者们前往白宫领奖,并得到美国教育部长Betsy DeVos的祝贺。

细细一看名单,小伙伴们纷纷献出膝盖:
今年获奖的161位中,近五分之一的名额,都被华裔学生包揽了……
要知道,想获得这个“国家级”荣誉一点儿也不容易。每年,“总统学者奖”都是从全美三百万高中生中甄选成绩最佳的5100人,再评估社团活动、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最终由评委会选出。
那可能是宝宝们今年发挥超常?不小心拿了这样的成绩?不好意思,并不是这样……
2016年,161名获奖学生中有30名华裔学生。
2015年,141名获奖学生中有30名华裔学生。
2014年,141名获奖学生中有34名华裔学生。
原来是连年“稳定发挥”……大家纷纷猜测,华裔.。。可能是个“学霸民族”吧……
华裔"神童"层出不穷
坊间有此传闻,当然不只因为“总统学者奖”一事。多年来,一个又一个“华裔神童”在各个领域以非凡的本领惊艳世界。在大多数人自称还玩泥巴的年纪,这些孩子,已经取得相当辉煌的成就:
科学界 孝虎凯•卡瓦林 17岁进入NASA工作

8岁进入洛杉矶社区大学,11岁以全A成绩拿到两个副学士学位;12岁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学生,17岁开始攻读网络安全硕士;同年进入NASA,进行飞机和无人机监控技术相关研究。
艺术界 余峻承 戴维森学院奖学金年纪最小获奖人

3岁识清五线谱,开始学钢琴;4岁开始拉大提琴;6岁作为交响乐队一员登台演出,并成为戴维森学院奖学金年纪最小的获奖人;8岁受著名钢琴家郎朗邀请共同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奏。
文学界 邹奇奇 “美国文坛小巨人”

3岁开始阅读书籍;4岁开始用笔记本进行写作;8岁出版12万字故事集《飞扬的手指》,其中包含的300多个故事多以中世纪为背景,从古埃及写到文艺复兴,文中透露着政治、宗教及教育见解;15岁给哈佛师生演讲。
棋艺界 麦克斯•鲁 美国最年轻的国际象棋国家大师

10岁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国际象棋国家大师。在美国国际象棋联盟成员之中,只有不到2%的棋手能获此资格,因为要拿到这份殊荣,必须在比赛中至少赢得2200点。
华裔真的更易成功?
看过这些连年蝉联榜首、稳居宝座的“才子”,和年少成名、享誉四方的“神童”,一定会有人觉得,华裔.。。莫非有什么神秘的基因?其中自带了“学霸”功能?
小侨想说,这些孩子有此成就,天赋的因素不可磨灭。但更多的,应看到华裔家庭的培养和孩子自身的付出。
不同于传统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华裔家庭的教育模式“中西兼容”:在高标准、严要求的基础上,更具一份宽容与自由;在全程参与、时刻陪伴的前提下,更重视孩子的特长和兴趣。
不仅如此,华裔自身更刻苦努力。以今年“总统学者奖”获奖人之一,华裔高中生Diana Chao为例:刚到美国时,她几乎完全不能融入,英语仅仅在“来是come去是go”的水准。父母只是出身农村的贫苦人家,移民花光了他们积攒多年的积蓄,生活都难以为继。可Diana Chao不言放弃。她认真学习,兼职补贴家用,最终不仅拿到“总统荣誉奖”的殊荣,还收到了包括耶鲁、麻省理工和普林斯顿在内9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Diana Chao说,“我在逼自己努力,我一定要做到”。

华裔,未来可期!
曾经,第一代移民的华侨华人靠“三刀”——菜刀、剃头刀、裁缝刀养家糊口,所从事的大多是社会底层的工作,遭受过无数白眼和歧视。
如今,华裔群体的形象日益从“低人一等”转为化为“模范少数族裔”,贴在华夏子孙身上的标签,正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被渐渐撕去。
小侨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华裔的涌现,华侨华人在世界各方的地位和话语权也将稳步提升。
毕竟,这群年轻华裔代所代表的,就是明天华裔的力量和希望。
(文章来源:“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 ID:qiaowangzhongguo 作者:周欣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