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章莹颖案迟迟未破 专家:了解嫌犯诉求是救人关键

2017年07月13日 10:23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央广网北京7月13日消息(记者高艺宁 梁爽) 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的美国留学生章莹颖,于6月9日搭上一辆黑色轿车后失踪,时隔一个月,美国警方虽逮捕了嫌疑人,但章莹颖仍生死未卜。

  一个年轻女子在异国他乡不见踪影,舆论的热议没有减退的痕迹,在期盼着章莹颖仍有生还可能的同时,如何让“绑架案”远离女性、保障女性安全等问题也再度映入大众视野。

  在身体素质天然劣于男性的情况下,女性较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女性如何避免成为受害者?“绑架案并不存在一个解救人质的黄金期,因此预防绑架和学会自救同等重要。”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女性除了要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提高警惕外,了解嫌犯诉求,并适当周旋是自救的恰当做法。

  人质自救:了解绑架人诉求是关键

  “绑架案实际上具有共性,绑架他人作人质、非法控制他人人身自由,多是出于某种目的。在中国刑法中,较为典型的绑架案分为两种,一是以勒索财物为目的而控制他人的行为,俗称‘绑票’;二是犯罪人挟持他人作人质以实现其特殊目的的行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刑事司法学院刑法研究所所长阮齐林告诉记者。

  “章莹颖案迟迟未破,最大难点在于绑架人的诉求不得而知。”

  王新表示,迄今为止,章莹颖案中的嫌疑人并没有向政府或者第三方提供任何诉求,很难判定他的绑架目的是什么。“不排除是一种随性作案行为。”

  “不论是自救还是帮助别人逃脱,最重要的是弄清嫌疑人的诉求。”王新建议称,女性在身体素质上相对处于弱势,因此在遇险时不要硬拼,保持冷静,在弄清犯罪人诉求后,可以选择暂时答应某些要求,为自己争取机会。

  预防被害:将自身弱点降至最低限度

  人质作为绑架群体的关键性要素,如何防止自己被他人控制,则需要做到“知己知彼”。

  “刑事法学科中有一个新的学科,叫‘被害人学’。它是在被害人的身上寻找易被侵犯的弱点,然后切入分析。”在王新看来,“被害人学”的出现,实际上把犯罪理解为一个加害和被害的互动关系,在此情境下,就需要把被害人自身的弱点减轻到最低限度,以预防犯罪。

  面对危险,提高自身安全意识是根本。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副教授赵天红表示:“女性安全问题,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很多区分。”具体而言,要做到在黑夜或者人烟稀少的地方不要长久逗留,对于一些不得不走的危险区域要快速离开,不太熟悉的人递来的饮料一定不要喝等。

  在赵天红看来,即使从犯罪心理角度分析,绑架案犯案人员的动机也是各不相同。有些人是临时起意,突发犯罪想法;另一种是有意为之,早已寻找好“猎物”。“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人们可以留意一些神情、行为举止较为怪异的人来做简单的判断。”

  “遭遇绑架不代表一定性命堪忧。”王新告诉记者,典型的绑架案一般都为精心策划,并且会向第三方提出诉求。绑架犯不在“极端”情况下,不会轻易“撕票”。

  “如果出现极端情况,多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第三方没有满足他的要求,最后恼羞成怒以致杀害人质。另一种是即使满足其要求,但怕人质放走后为警方提供证据,出于自保而杀害他人。”王新说。

  我国保护女性法律体系仍有提升空间

  “绑架案在中国并不十分普遍,中美之间的住房差异也导致美国有相对便利的条件藏匿绑架者。”阮齐林介绍,国外多是大的别墅,有地下室、阁楼等便于藏匿人质,且来往人流相对稀少,不易被外界察觉。而国内住房相对集中,减少了绑架案发生的可能。

  赵天红表示,女性在我国属于法律援助特殊群体中的一部分,但不是法律强制规定的保护范畴。“在此方面,我国保护女性的法律体系仍有提升空间。”

  “我国目前对安全防范教育的投入存在一些不足,导致一些人易轻信他人之言。”复旦大学社政学院心理学系教师高山川表示,在自身增强防范意识的同时,公安系统和教育系统都需要加强公共安全教育宣传,提高安全防范知识普及力度,并通过典型案例宣讲等方法,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责任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