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亲情变味 最伤美国华裔老人“心”

中国侨网7月15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最新一份华裔耆老研究指出,家庭关系对华裔老人来说,犹如一把双面锋利的两刃刀,掌握得宜有助老人心理健康,但拿捏不当,却可能成为危害耆老健康的致命“杀手”,其中“子女需尽孝道”、“老人应帮助照顾孙子女”的观念差异,导致耆老抑郁最为普遍。
根据13日出版的《老年学杂志-医学科学》第72期(Th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Medical Sciences Volume 72)的研究报告,对于华人移民来说,家庭一向是适应新环境、新生活的最主要支持来源,不过,传统上认为,“成人子女应对父母亲尽孝”以及“爷爷奶奶应该要帮忙照顾孙子女”的家庭观念,其实正深深影响着移民华裔家庭中的老人心理健康。
这份报告由研究华裔老人专家董新奇、郭漫、徐玲三位博士合作发表,总共调查了全美3000位华裔老人,并深入检视家庭冲突的因素,以及照顾孙子女、孝顺观念分歧与抑郁症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对于没有感受到孩子孝顺的老年人来说,耆老夫妻间比较容易产生家庭与婚姻冲突;其次,照顾孙子女时,只有在照顾责任没有造成负担过度时,才可能对耆老健康有益处;一旦老人家觉得儿女对他们的照顾没有达到期待,父母罹患抑郁症的风险提高。
研究者指出,跨世代关系对于华裔老年人来说,如同两刃刀,而在移民的过程中,所谓华人传统的“尽孝道”、“照顾孙子女”的模式已经有所改变。
要改善华裔老人健康,郭漫表示,可以透过教育方案的设立,协助年轻与年长移民一起讨论彼此对于家庭关系的期待、挑战,然后提出可因应方法,她认为,要维持华裔移民两代间的完美互动,关键在于“如何让老人家独立自主同时,也维持家庭关系的紧密。”
徐玲则提到,尽管老人家帮忙照顾孙子女,对于祖父母的心理健康有正面影响,但祖父母与儿女间,都应该意识到爷爷奶奶照顾孙子女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义务”,一旦照顾孙子女成为负担时,就应该采取对应策略解决,而不要因此拖垮祖父母的心理健康。(黄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