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中国留学生把“云南米线”带到美国:即兴创作的美味

2017年07月30日 08:59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香辣杂酱米线。(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香辣杂酱米线。(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参考消息网7月30日报道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7月21日刊登《炎热夏日,来一碗非正宗的云南米线》一文,文章记述了美国学生泰吉·劳拉和她的华裔同学西蒙妮·唐在美国纽约“自创”云南米线的故事,文章摘编如下:

  西蒙妮·唐正在做凉米线,她把各种美味的佐料加进去——咸肉臊、花生碎、小片薄荷叶、泡花菜混合在一起,用醋和辣椒调味。这是一道很简单的菜,在之前的一次交谈中,她充满柔情地说这会让她想起家的食物,当时我告诉她,它也是我的最爱之一,我也想学学在家里做这道菜。

  在位于东村的餐馆“小唐米线”,她把灼热的木炭放进烧热的油里,以便把炭的风味吸进油中。这样一来,她就可以做出一种特定的烧焦口感,就好像是用一口热的老锅做出来的,即便是对生鲜食材也是如此。她对蛋黄进行加工、烟熏和脱水处理,以便可以把它们刮成片,模仿金枪鱼的鲜味,但却看不到菜里有金枪鱼。

  面馆看上去舒适温馨,轻松随意,但这只是因为西蒙妮·唐是那种不喜欢别人注意自己厨艺的厨师。

  西蒙妮·唐出生于成都,后来到了美国念大学。在此期间,她给学校的朋友做饭,暑假回成都在母亲的餐厅里当翻译。在观看了一集大厨威利·杜方的主题美食节目后,她申请了一所烹饪学校,希望去杜方的餐厅WD-50工作。最终,她如愿以偿,在此后好几年的时间里,她一边为杜方和其他大厨工作,一边完善对自己餐厅的设想。

  虽然西蒙妮·唐来自四川,但“小唐米线”里的很多菜肴都起源于不算太远的云南。去年,她用几个月的时间在那里四处旅行、住民宿,见到谁都问“什么好吃”,然而每个地方的答案都不一样:鲜花饼、蕨菜炒蛋、抹着玫瑰酱的鲜牛奶奶酪、品相诱人且肥瘦相间的腊肉。她尝试过各种叫不上名字的蘑菇,采摘茶叶烘烤,之后她意识到,回到纽约后不可能完全复制该地区的美食,于是转而即兴创作,把云南的风味像指导原则一样融进自己的菜单。“我不能说我做的菜是正宗的,”她说,“我也不想让任何人认为那是我努力的方向。”

  为了做出自己的猪肉米线,她把新鲜的猪臀尖和五花肉剁成馅,和大蒜、生姜、大葱一起烹制,一段时间后又加入一些泡菜。米线的佐料略带咸味,里面有酱油、黑醋和米醋,两种醋的味道均衡地混合在一起,自制的辣椒油让味道变得温和。她把香草的叶子全部去掉,这样食客用餐时,有时候会吃到那种鲜明、清爽的味道。这种口感明显不同于其他滋味,强烈且带甜味,并且会因为高温而变得刺激。她把所有佐料,连同切成片的早餐萝卜和经过乳酸发酵的花椰菜、白菜和长豆角,都堆在米线上面,然后拌匀。

  回到家后,我试着用手边随便什么蔬菜做类似的东西,每一次的做法都不一样,西蒙妮·唐鼓励我根据心情和季节更换食材。猪肉、花生和香草必不可少,其他所有的都可以变。

  于是,身边有的,看上去可以和浇过醋的米线搭配的东西我都往碗里加过:切好的黄瓜、煮过的大豆、罐装腌辣椒、水果萝卜片、吃剩下的烤玉米粒。这些版本都和西蒙妮·唐的不太一样,彼此也各不相同,但都很美味。

  在一个汗流浃背的下午,我准备好所有食材,开始洗菜并做午餐。这种感觉很舒服也很奢侈,像是在一个空气不流动、大腿黏在一起、整座城市感觉都在融化的夏日里,在一家空荡荡的、凉爽的电影院里待了一个小时。

【责任编辑:谢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