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这五年·我与中国”:在尼泊尔的思乡梦

2017年08月14日 16:00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五年前,从北京唱响的“中国梦”引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共鸣。五年来,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实践,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一带一路”;从经济转型发展到反腐倡廉……中国的头条新闻总能引发海外华侨华人的思考与感怀,侨胞们与祖(籍)国、家乡呼吸相通、砥砺奋进。

  “这五年•我与中国”征文活动发起后,海内外侨界踊跃来稿,表达心声。一篇篇优秀征文也将陆续与大家见面,共同讲述“我与中国的这五年”。

——编者按

在尼泊尔的思乡梦

黄玲

  2013年7月,离开炎热的宜昌,怀着无限的憧憬,经昆明转机到达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医学部攻读公共卫生学博士。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出国,激动之情无以言表,当东航的飞机在尼泊尔唯一的国际机场降落,发现这里的空气和咱们的春城昆明一样,凉爽宜人。

  出了机场,道路的状况和老家镇上的公路相比都差得多。虽然在来尼泊尔之前,通过中尼朋友以及网络了解过尼泊尔的一些情况,但实际状况仍然出乎意料。我所学习的特里布文大学医学部位于首都中心,方圆500米之内就是尼泊尔总统府和总理府,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大使馆以及王室后代居住的地方都在方圆一公里之内。2013年7月来的时候,刚好是尼泊尔的雨季,医院门口在修路,其泥泞程度让人不堪忍受,穿坏我好几双鞋,几度让我落泪。

  初到尼泊尔,一个中国朋友都不认识,寄宿在引荐我到尼学习的一个当地颇有威望的卫生部官员家里。他们每日只有一菜一汤,供数十位家人及仆佣一起享用,菜和汤都是素的,一周只吃一次荤菜,荤菜也只有一样。在尼泊尔,家里亲人去世后根据家庭成员与逝去亲人的关系来决定伙食中禁盐禁油的天数。记得刚来尼泊尔不久,寄宿家里的老奶奶去世,连续半月不能用油盐,这对一个来自于讲究色香味俱全、生活在舌尖上的中国人来讲,夸张点说,真是要了我半条命!

  日子久了,思乡之情更浓,以至于在路上碰到任何一个长得像中国人的人,我都会主动上前用中文打招呼:“你是不是中国人?”

  因为思恋亲人,将四岁的小女接过来陪我。过了两个多月,又因学习紧张,无法一个人照顾女儿,请老公从大上海辞职来照顾我们母女的生活,顺便联合当地朋友,在尼泊尔注册了一家电子公司,做LED产品。尼泊尔经济落后,政局也不太稳定,虽然相比国内价格优势很大,但是市场消费能力暂时没有办法和国内相比。

  在尼泊尔的四年中,经历过2015年震惊全球的两次大地震及无数次余震,可谓死里逃生,本以为生活已经平静。没想到因为一些政治原因,印度封锁了尼印边境,导致了长达半年之多的油慌,这对尼泊尔人和在尼泊尔的外国人造成了一定的生活危机。关键时刻,中国政府给予尼泊尔大量的经济、物质和人力援助,尼泊尔的老百姓从心底感谢中国。几次带孩子去附近公园玩,一些小孩子得知我们是中国人,对我们特别热情,用稚嫩的声音对我们说,只有中国才是真正的对他们好。我问孩子们,为什么觉得中国好呢?他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因为中国给他们燃油,给他们书包,还给他们巧克力。孩子们五花八门的回答,令人莞尔。

图为黄玲博士的毕业答辩(作者供图)
图为黄玲博士的毕业答辩(作者供图)

  在尼泊尔的几年,熟悉了他们几千年的传统风俗文化、宗教信仰,个人认为这个国家之所以经济贫穷,基础设施落后,与政局不稳有一定关系,据当地很多中资企业反应,好不容易和一届政府签好合同,还没有来得及实施,下一个政府又换新人,出新政策,常有举步维艰的困境。

  到了尼泊尔,才充分体会朋友圈中流传的一句话,中国人只有到了国外才知道祖国有多么美好。这些年来,作为在尼泊尔的中国人,算是享受到至尊的荣耀,每当科室的尼泊尔同事们聊到国际形势,总是用羡慕的口气对我说,中国真是太强大了;每次逛超市,看到的都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标志。一个医生我诉我,她老公去美国开会,给她带回来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物,打开一看,居然礼物上也标示着中国制造的标志。每次听到当地人讲这些故事,作为一个中国人,自豪之情难以掩饰。

  经过刻苦的学习,今年6月11日,十几位中尼专家通过了我的答辩,特里布文大学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宣布我是第一个在该校毕业的外国博士生,正式毕业证将在每年的校庆日由尼泊尔总统或者总理亲自颁发。

  答辩完后,我一办完离校手续,迫不及待的回国报到,居然差点在我学习工作了13年的小城宜昌迷了路。尽管在国外,朋友们经常和我在QQ和微信里讨论小城的变化,但是这次回来,看到自己居住的小城又凭空架起来好些高架桥,像电影特技效果一样延伸,四通八达。城市里修建了公共汽车专用道路(Bus Rapid Transit),公汽上都安装了空调,在市里走亲访友办事特别快捷方便。

  回国后,有时候和朋友们在干净凉爽的江边骑小黄车玩耍,有时候带女儿在我昔日工作的校园里步行,曾经的小树已长成了参天大树,阵阵鸟语花香,沁人心脾。

  从工作的城市到老家又有了新的道路,现在回老家甚是方便,花在路上的时间可以节省一半。回到老家,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铺到每一户乡亲们的家门口,左邻右舍昔日的砖瓦房变成了三层的洋房,村里爱打麻将的大妈们都在村委会广场里跳起了广场舞,不会跳舞的人则在健身器材处锻炼身体。如今,家家户户基本都普及了大屏彩电、空调、冰箱和智能手机。不少人家还安装了WiFi、买了小轿车,淘宝也已经落户到农村站。每次想给父母买点东西,可以直接在国外用手机下载的农村淘宝APP下单, 礼物能直接送到我父母手中。

  曾经有段时间,朋友圈里抱怨雾霾太重,大家羡慕国外的蓝天白云,好在如今已大有改善,回到工作的小镇,虽然天气炎热,但是蓝天白云已经回来。繁华热闹中又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宁静。温馨美好的家园让游子如何不思恋!

  【作者黄玲系第一位获得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博士学位的外国人

【责任编辑:张金杰】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